惊涛急溜淙淙响。喷沫鱼龙漾。大滩十八馀滩百,更惶恐难傍。奇峰扑面,恰与船头相向。船尾裂云穿石,如在天上。
长年贾勇声偏壮。齐踏千层浪。盘涡笑撇双兰桨。似布帆风扬。席帽轻衫,独倚舵楼凄爽。忽忆那呵一曲,夜静犹唱。
【注释】
舟上:指船行途中。十八滩:指长江中流的险滩,多至十八处,故称。淙淙响:水声潺潺。喷沫:水花四溅。鱼龙:喻江上的波浪和浪头。漾:荡漾。大滩:指江中较大的险滩。馀滩百:指十八滩外还有一百个险滩。更惶恐难傍:更加惶恐,难以靠近。奇峰:高峻的山峰。扑面:迎面而来。恰:正好。相向:相对着。船尾裂云穿石:形容船只行驶得非常快,如同冲破云霄,穿过巨石。天上:形容其高远。长年:指常年在船上生活的人。贾勇:有胆量。声偏壮:声音特别洪亮。齐踏:一齐用力划桨。千层浪:形容水流湍急,浪高浪密。盘涡:急转的漩涡。笑撇:轻松地划动双桨。似:好像。布帆风扬:形容船帆鼓满风,迎着江上风势前进。席帽轻衫:指船夫穿着轻便的帽子和衣服。独倚舵楼:独自坐在船楼上。凄爽:凄凉爽快。忽忆:忽然想起。那呵:指《木兰诗》中的“阿哥”。夜静犹唱:深夜仍能听见歌声。
【赏析】
《劝金船·舟上十八滩》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旅途中乘船过长江十八滩时的所见所感之作。全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十八滩险象的描绘,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险、豪情满怀、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词起首三句写江水奔流,浪花溅起,船在波涛中疾驶的情景;中间六句写船行险滩,惊涛骇浪,险象环生,但作者泰然自若,从容不迫;最后五句写船夫们驾船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以及作者对这种精神的赞叹之情。
这首词是作者在旅途中乘船过长江十八滩时所作,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豪气干云的思想感情。
起首一句写江水奔流,浪花溅起,船在波涛中疾驶的情景。“惊涛”“急溜”两词,把奔腾澎湃的江水写得如雷鸣电闪一般,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淙淙响”,则又写出浪花飞溅的声音,使读者仿佛听到了水浪冲击岩石的声音。“鱼龙”两句写江面上波浪滔天,浪头翻滚,令人望而生畏。“大滩”“馀滩百”则进一步点出江中有十八滩,而且还有百个更为险要的滩头,足见其地势之险恶。“惶恐难傍”说明作者面对如此险恶的江流,心中十分恐惧,担心不能靠近岸边。这一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是说作者内心感到害怕,虚写是说作者不敢靠近险滩。
“奇峰”两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片。“奇峰”两句写江流中高耸入云的山峰迎面扑来,而船头却正对着山峰。这一联既写了江中的景色,又写出了船在激流中前进的速度之快。“船尾裂云穿石”一句更是突出了江水的湍急,形象地表现出船在急流中前行的惊险场面。这一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用船行于江中的险要景象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曲折。
下片主要写江上船夫们驾船勇往直前的精神。“长年”两句承上启下,由写自己想到那些常年在船上生活的人们。他们虽然长期在船上,但并不因此而感到厌倦或畏惧,而是怀着豪情壮志,勇敢地驾船破浪前行。接着,“盘涡”两句写船夫们在急流险滩之间驾舟而行,轻松自如。“似布帆风扬”两句则通过比喻,写出了船夫们驾舟破浪的勇气。“忽忆”二句承上启下,由写船夫们的英勇无畏联想到自己的豪迈情怀。“呵一曲”是说夜晚听到歌声响彻云霄,不禁想哼起曲子来。“忽忆”表明是在夜晚,因为只有在夜间才能听到歌声响彻云霄。“夜静犹唱”既写出了歌声的回响,也暗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结尾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升华。这两句既总结了船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也表现了作者自己那种豪迈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全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描写江中险要的形势及自己内心的恐惧不安,再描写船夫们驾舟破浪的勇气,最后抒发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语言生动、形象,既有实写又有想象,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间接描写,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