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奈魂消未死前。死前仍不悔缠绵。为他辛苦是前缘。
未到别离先有恨。并无愁病也相怜。两心同处总凄然。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又名“浣溪纱”、“小庭花”。
争奈:无奈。
魂消:形容悲痛欲绝。死前:指死后。
缠绵:情意深长。
前缘:前世的缘分。
未到别离先有恨:没有离别之前就已产生怨恨。
愁病也相怜:即使因悲伤而生病也彼此同情怜悯。
两心同处总凄然:两颗心在一起总是感到悲哀伤感。
【赏析】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又名“浣溪纱”、“小庭花”、“浣沙词”、“浣锦词”,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此词上片写对爱人的眷恋与相思;下片写自己内心的矛盾与痛苦,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生死离合的感慨。全词语言明快流畅,感情真挚动人。
首句“争奈魂消未死前”,是说人已经死去了,但灵魂还没有消散,仍然留恋着生前的一切。“魂”在此处是虚写,以表达思念之情。
次句“死前仍不悔缠绵”,则是说即使死亡来临之前,也不愿意放弃对她的爱恋。这里的“缠绵”指的是深深的爱恋之情。
接下来两句“为他辛苦是前缘”,进一步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地爱着这个人,认为她对自己的爱是命中注定的,值得珍惜。这里的“前缘”指的是前世的缘分。
接下来的一句却让人出乎意料:“未到别离先有恨”。这可能是因为作者担心与她分离后的孤独与痛苦,所以在还未真正面临离别之时就已经产生了怨恨。这种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又有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最后三句“并无愁病也相怜”,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痛苦。虽然知道疾病和悲伤是人生的常态,但却无法割舍对她的关爱和思念。这种情感是深沉的,既包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又包含了对死亡的恐惧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生死离合的描绘,表达了对爱人的眷恋与相思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冲突与痛苦挣扎。这种情感的表达是真实而深刻的,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生死离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