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砚池边,舣舟亭畔,秋光乍晴堪掬。幽寻无限好,正开遍一林金粟。栏杆曲录。见隔坞回廊,临流修竹。香何酷,午风轻散,俊游云属。
满目。看尽繁华,宛画图新展,十洲横幅。斜阳金碧里,爱行遍、陂塘林麓。丰碑高矗。缅一代英才,千秋芳躅。吟情触、远天忽送,数峰浓绿。

【注释】

翠楼吟:词牌名。

丙寅仲秋:农历九月为孟秋,丙寅年为九月,仲秋即指仲月的秋天。

舣舟亭:停船的地方,亭子。

桂:桂花。

外子:丈夫。

“幽寻无限好”:在幽深之处寻觅美好。

金粟:金黄色的米,这里泛指桂花。

栏杆曲录:栏杆曲折。

回廊:走廊,长廊。

俊游云属:俊美如仙的游人纷纷来游览。

十洲: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代美好的景色。

陂塘林麓:池塘和山麓。

丰碑高矗:形容高大的石头像丰碑一样耸立。

缅:思念。

芳躅(zhú):美好的足迹。

数峰:山峰。

浓绿:浓密的绿色,形容山峦的颜色。

【赏析】

这是一首咏桂词。词中写登临所见之美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感慨。上片写登高赏桂之景。下片写登高观桂之感。全词意境清幽,笔意疏宕,富有情致和韵味。

开头两句“洗砚池边,舣舟亭畔,秋光乍晴堪掬”,是说诗人站在洗砚池旁,停泊在舣舟亭的南岸,眼前一片晴朗的秋色,让人忍不住想要尽情地欣赏这美好的风光。这里的“秋光乍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而“堪掬”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接下来的“幽寻无限好,正开遍一林金粟。”则是进一步描绘了桂花的美丽。这里的“幽寻”可以理解为深入探寻,而“无限好”则表明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词人又以“栏杆曲录。见隔坞回廊,临流修竹”来表现桂花树周围的环境。这里的“栏杆曲落”和“隔坞回廊”,“临流修竹”等词语,都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那份宁静和美好。

接下来的句子“香何酷,午风轻散,俊游云属”则是对桂花香味的描述。这里的“香何酷”可以理解为香气浓郁,而“俊游云属”则暗示了桂花的美丽如同仙境一般。

过片之后便是“满目看尽繁华,宛画图新展,十洲横幅。”这三句话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绘。这里的“满目”可以理解为放眼望去,而“繁华”则是指眼前的景色丰富多彩。紧接着的“斜阳金碧里,爱行遍、陂塘林麓”则是对夕阳下的景色进行描绘。这里的“金碧”可以理解为金色和红色交织在一起,象征着夕阳的辉煌和美丽;而“陂塘林麓”则指的是湖面、山丘、树林和草地等自然景观。

最后两句“丰碑高矗,缅一代英才,千秋芳躅。”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这里的“丰碑高矗”可以理解为高大的石碑耸立在那里,象征着历史的荣耀和辉煌;而“一代英才”则是指那些杰出的人物;而“千秋芳躅”则意味着这些人物的事迹将会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