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尽坼。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梦中怒到阿香,湿透碧油窗格。春浪软,城西半陂,定涨溪骨。
衰年到耳心恻。算去日灾祥,愁动诗魄。剩把翠蒿和露,晨起亲摘。杜鹃又啭清明,一色水田秧出,天道远,铙歌甚时住得。

露华夜中大雷雨,用碧山韵,明日清明节也

万花尽坼。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梦中怒到阿香,湿透碧油窗格。春浪软,城西半陂,定涨溪骨。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雨景的诗词。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露华夜中大雷雨,用碧山韵,明日清明节也”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夜晚,大雨如注,雷声轰鸣,天空一片漆黑。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既神秘又恐怖。然而,正是这样的夜晚,才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万花尽坼”一句,描绘了满地落花的景象,让人感到春天即将过去,万物开始凋零。而接下来的“过廿四番风,绿遍山色”两句,则描绘了春风解冻,万物复苏的景象。这里的“廿四番风”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当春风解冻时,万物开始复苏,山色也变得绿意盎然。

“夜雨作寒,遥想刺桐披拂”两句,则是诗人对刺桐树的描绘。刺桐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枝叶繁茂,花朵金黄,非常漂亮。而在夜晚下雨时,刺桐树的枝叶被雨水打湿,仿佛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梦中怒到阿香,湿透碧油窗格”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杜鹃鸟的描绘。杜鹃鸟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类,其叫声悠扬婉转,非常优美。而在梦中,诗人仿佛听到了杜鹃鸟的叫声,那种声音如同愤怒一般,令人心潮澎湃。而且,梦中的杜鹃鸟还湿透了窗户格,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春浪软,城西半陂,定涨溪骨”这几句,则是诗人对春水的描述。春水流动缓慢,仿佛柔软的波浪一般。在城西的半陂上,春水已经涨起来了,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溪骨”,指的是小溪中的石头,它们在春水中静静地躺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衰年到耳心恻”这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虽然已经到了晚年,但是依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美丽。然而,诗人同时也感到有些忧伤和失落,因为自己的年华已经逝去,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和激情了。

“算去日灾祥,愁动诗魄”这一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过去的一年里,既有灾难也有喜庆的事情,这些都给诗人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感触。而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忧愁,这些忧愁甚至影响了他的创作灵感。

“剩把翠蒿和露,晨起亲摘”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描绘。每天早上醒来后,诗人会亲自采摘新鲜的翠蒿来食用。这里的“翠蒿”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的味道鲜美可口。而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杜鹃又啭清明,一色水田秧出”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赞美。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杜鹃鸟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在这个时候,农民们也开始忙着播种水田里的秧苗。这里的“一色水田秧出”形容了秧苗的颜色与水田一样,都是绿色。而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样子也非常值得赞美。

铙歌甚时住得”这一句,则是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难,有时候我们会面临许多的挑战和困难。而我们是否能够战胜这些困难,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个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