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负山居,未知居山乐。
归来浣尘襟,追寻旧潭壑。
登顿觉径仄,跻攀惭足弱。
峰形喜刻镂,壁色疑涂垩。
复涧既萦纡,环林更参错。
哀听仰淙潺,惊顾俯岝崿。
宿雨含余滋,初篁解新箨。
吹万地籁鸣,出虚天乐作。
云阴冒水生,岩花依草落。
倾晖忽向西,归路欣残灼。
兴阑已历程,心结重游诺。
缮性宜寂寥,赋命非穷薄。
宇宙旷无垠,知仁聊可托。

【注释】

  1. 夙昔:早先。2.负山:背倚山峰,形容高耸峻拔。3.浣尘襟;洗涤尘俗之心。4.潭壑:指深潭与山壑。5.登顿:陡上陡下。6.径仄:小路窄狭不平。7.跻攀:登山攀树。8.刻镂:雕琢。9.涂垩:涂抹。10.复涧:曲折的溪流。11.萦纡:盘绕曲折。12.岝崿(kòu):险峻的山石。13.仰淙潺:侧耳倾听流水声。14.岝崿(kòu):险峻的山石。15.宿雨:隔夜的雨水。16.篁(huáng):竹林。17.吹万:风吹过无数的声音。18.地籁(lài):自然界的音响。19.虚天:天空。20.云阴:云遮雾罩。21.岩花:山岩上的花草。22.倾晖:夕阳西下。23.归路:回家的路。24.欣残灼:高兴得如同残烛般的余光。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秋,诗人因得罪权贵而受贬,途经江西龙南时所作。首联写诗人初到龙南的所见所感,颔联写诗人回到龙南后的心情。颈联描写诗人登上龙南后所见山水之景。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全诗以山水为载体,抒发了作者被贬途中的愁绪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悟。
    “夙昔”句——早先:早先我依靠着高高的山,不知道居住在高山上的乐趣。
    “归来”二句——归来后洗涤着世俗之心,追寻着旧时的深潭与山壑。
    “登顿”三句——陡上陡下的道路狭窄,攀登着山,惭愧脚力不济。
    “峰形”四句——山峰的形状好似雕刻出来的,山壁的颜色仿佛是涂了一层白垩。曲曲折折的小溪,环绕着森林显得错落复杂;听着水声在耳边回荡,看到险峻的石壁在眼前俯冲;夜雨过后,竹叶沾满新长出的嫩芽;风声中传来远处寺庙里钟鼓的鸣响,天上传来悠扬的音乐之声。
    “云”五句——乌云遮住了水面,水汽弥漫;山间的花儿随风落下,草丛中飘动着落叶。夕阳西下,余辉映照着归途,令人感到心旷神怡;虽然路途遥远,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之情。
    “兴阑”二句——兴致已尽,已经走了这么长的路程,心中的结也越发沉重起来。
    “缮性”二句——修炼本性应当清静寡欲,顺应自然,并不是要穷困潦倒。
    “宇宙”二句——广阔的天地间,人的命运就像无边的太空一样,知道这些道理就可以寄托自己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