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节,缓辔过华清。菊径红坛肩酒吏,竹梆粉屉卖糕人。风柳不胜情。
官已解,丝鬓尚风尘。泠口乍移茅店月,渭城初上饼家灯。皂帽马前迎。

《望江南·九日归自青门》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上片写重九节的景色,下片写自己重阳节归乡的情景,全词意境高远,情致深微,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诗句解析:

  1. “双调望江南九日归自青门” - 说明这首词是一首双调的《望江南》,即词牌名。
  2. “重九节,缓辔过华清” - 描述重阳节这天,作者慢悠悠地驾车经过华清池的场景。
  3. “菊径红坛肩酒吏,竹梆粉屉卖糕人” - 描写了在菊花盛开的小路上,有负责卖酒和糕点的小贩。
  4. “风柳不胜情” - 形容风中的柳树似乎也充满了情感。
  5. “官已解,丝鬓尚风尘” - 表明官员的身份已经解除,但自己的头发仍然被风吹乱,表现出一种疲惫或不羁的状态。
  6. “泠口乍移茅店月,渭城初上饼家灯” - 描述了从茅草屋中搬出的月亮,以及在渭城的饼店中点灯的情景。
  7. “皂帽马前迎” - 形象地描绘了官员骑着马在前迎接的情景。

译文:
在重阳节那天,我缓缓驱车经过了繁华的华清池。
在菊花盛开的小道上,有负责卖酒和糕点的小贩。
风吹动的柳树枝条显得如此多情。
我已经卸下了官职,但我的头发仍被风吹得凌乱,表现出一种疲惫或不羁的状态。
从茅草屋中搬出的月亮,在渭城的饼店中点亮了灯火。
官员骑着马在前面迎接我。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重阳节的乡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上片通过对重阳节场景的描写,传达了节日的喜悦氛围,而下片则通过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整首词意境高远,情感深沉,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束缚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