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挂林梢。微风漾画桡。打空城、寂寞春潮。千里怀人空有梦,飞不过、赤栏桥。
何处教吹箫。江天入望遥。一声声、戍鼓轻敲。酒醒方知身是客,灯影喑,篆烟消。
残月挂林梢,微风漾画桡。
打空城、寂寞春潮。千里怀人空有梦,飞不过、赤栏桥。
何处教吹箫。江天入望遥。
一声声、戍鼓轻敲。酒醒方知身是客,灯影喑,篆烟消。
译文:
夜色中,一弯残月静静地挂在树林的梢头,轻轻摇曳着船桨的画桡。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城楼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春潮缓缓流淌。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这一切只能化为梦中的遐想,无法触及。然而,当我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身处异乡,成为了一名过客。这时,远处传来了阵阵战鼓的声音,它们在夜色中回响,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戍楼之上的守卫们。
赏析:
《唐多令·夜泊龙津桥》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孤独地在龙津桥上度过的夜晚。残月、微风和孤城的夜景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而内心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则如同潮水般涌动。”千里怀人空有梦,飞不过、赤栏桥”这一句表达了词人虽身处异地,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却如影随形,无论怎样也无法跨越心中的那道界限。词中的”何处教吹箫”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之情,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词人与故乡隔绝开来,使他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家乡的气息。
“酒醒方知身是客,灯影喑,篆烟消”这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孤独的感受。酒醒之后,词人意识到自己只是一名远离故土的过客,这让他感到更加凄凉和无助。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迷茫,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