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翠泛迢迢,是绝佳、春江设色图谱。老我卧烟波,沙堤上、常狎睡鸥拳鹭。拖蓝染黛,无端荡起愁千缕。临流洄溯,伤一舸难归,好春虚度。
当时送客怀人,惯肠断西洲,魂滑南浦,逝水促华年,新来恨、更比别情酸楚。桃根渺矣,那堪重唤江头渡。可怜弱絮。问甚日成萍,随流飘去。

【注释】

南浦:指长江南岸。

陈槐庭大令:指陈淳,字槐庭,号南湖,明代诗人。

碧草绿波:形容春色。

软翠:嫩绿叶丛。

迢迢:远貌。

沙堤:沙岸。

狎(xiá):亲昵。

蓝染黛:水墨画法。蓝为青,以水墨点染;黛为黑,用浓墨勾勒。

拖蓝染黛:即“拖蓝抹绿”,形容水墨画的笔调变化多端。

鸥拳鹭:鸥鹭戏水。

洄溯:回旋流连。

桃根:传说桃树下能招引美女,故称美人。

那堪:哪里堪当得起。

弱絮:柔弱的柳絮,比喻女子。

萍飘:漂浮水上,随水漂流。

【译文】

嫩绿叶丛在江上摇曳,是春天的绝佳风景。老翁我卧躺在烟波浩淼之江,常与睡鸟嬉戏。

水面荡起愁思千缕,我站在江边凝望流水,伤叹一叶扁舟难以返航,好春光白白浪费了。

当时送客怀人,肠断西洲,魂牵南浦。流逝的河水催人衰老,新来的恨意更是比别情更加酸楚。美人已经消逝,怎忍心再次召唤江头渡口的恋人。可怜柔弱柳絮,不知何日才能化作浮萍随流而去。

【赏析】

此诗写春景和惜别之情。

开头二句写江上春光:“软翠泛迢迢,是绝佳、春江设色图谱。”春江上一片嫩绿色的叶子摇曳着,是一幅绝妙的春江设色图。这里既写出了江上春色的美好,也烘托出作者对春色的无限欣赏。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易逝,这美好的春光却无法留驻。接着二句写自己感慨:“老我卧烟波,沙堤上、常狎睡鸥拳鹭。”作者感叹自己老了,只好躺在烟雾缭绕的江边,与鸥鹭同游。这里既写出了作者对年华逝去的伤感,也表现了作者的孤寂。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拖蓝抹绿,无端荡起愁千缕。”江边的柳树被染上蓝绿色,荡起了层层波涛,使人不禁生出许多愁绪。“拖蓝抹绿”是说江边的杨柳被染上了蓝色的颜料,“无端”二字写出了作者因眼前景色而引起的愁绪,这些愁绪像波浪一样荡漾开来。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眼前景物的美,更写出了作者因眼前美景而产生的愁绪。

五六两句写自己的感概:“临流洄溯,伤一舸难归,好春虚度。”面对这美好的春景,作者感到悲伤万分,因为他想到自己在这美好的春景中却只能闲坐观照,而无法与亲人共处。这里的“伤”字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临流”二字写出了作者面对江流的沉思,“洄溯”二字则写出了作者对江水的回旋流动的感受,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作者对美好春景的感受,更写出了作者因美好春景而产生的感概。

最后二句写自己的思念之情:“当时送客怀人,惯肠断西洲,魂滑南浦。逝水促华年,新来恨、更比别情酸楚。”作者回忆起当年送走朋友时的心情,心中充满悲痛。他想到了美丽的西洲和南浦,那里曾经是他思念友人的地方。然而现在他却只能在这美好的江边独自度过。时光匆匆流逝,他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新来”二字表明了时间的短暂,而“更比别情酸楚”则表明了时间给他带来的痛苦。这里的“魂滑南浦”是说他的心随着流水漂到南浦,这里的“魂”字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哀怨。

整首诗通过对春江美景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非常生动形象,如“软翠泛迢迢”、“拖蓝抹绿”等,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