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云如幄围淡宇。晚来酿作纤纤雨。窗内有人听。芭蕉窗外声。
蕉心犹自卷。怪煞愁难展。残梦已无凭。空阶滴又醒。
【注释】
绿云:形容树叶茂密。淡宇:淡淡的天空,这里指庭院。酿作:酿造成。纤纤雨:细小而连绵的小雨,也指绵绵细雨。窗内:指女子的室内。芭蕉:一种植物。蕉心:蕉叶中心。卷:弯曲,这里形容蕉叶被雨声打弯。怪煞:很怪异。愁难展:指忧愁的心情难以舒展。残梦:未醒之梦。空阶:空寂的台阶。滴:滴答的声音,这里指雨声。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闺中思妇怀人的作品。上片写思妇听雨的情景,下片写思妇怀人的感受,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绿云如幄围淡宇,晚来酿作纤纤雨。”首句写景,写窗外的景色,绿树成荫,像一床绿纱帐笼罩着庭院,这是一幅清新幽美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为下文写女子听雨作铺垫。第二句以“酿”字写出了细雨的轻柔和缠绵,渲染了一种凄清、寂寞的氛围,为下文写女子的愁苦作铺垫。
“窗内有人听,芭蕉窗外声。”第三句由静入动,由写雨声转到写听雨的人。“有人听”说明屋内有人物,但具体是谁,却不得而知,只知是位听雨之人。第四句则将焦点集中在“听雨”上。“芭蕉窗外声”,既写出了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也写出了雨点落在屋瓦上的声音,更写出了雨点打在人的心头上的声音。一个“听”字,把听雨者的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蕉心犹自卷,怪煞愁难展。”第五、六两句写蕉叶卷曲,而愁闷难以舒展。这两句看似写景,实际上还是写情。蕉叶卷曲,暗喻女子的内心也是郁结难舒,心情十分郁闷。“怪煞”二字更是把这种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女子的愁闷。
“残梦已无凭,空阶滴又醒。”最后两句写残梦已成过去,只能从雨声中醒来,而这种醒来又是那么的无奈,那么的悲哀。“空阶滴又醒”一句,化用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空阶滴又醒”,既是实写,又含虚意,言虽夜深,但听得见雨滴滴答的声音,就醒了;听到秋虫唧唧的啼鸣声,也醒了。这样写,更加烘托出女子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听雨的情景,表达了她内心的孤寂与愁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位女子的同情和理解。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