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林皋霁,萧森霜露馀。
一从遭斥逐,深喜近樵渔。
芦雪人家岸,槐烟野衲居。
置身图画里,随步得相于。
【注释】
郊行:在郊外行走。林皋:指林木茂盛的山野。霁:雨后天晴。萧森:荒凉、冷清。深喜:十分喜爱。近樵渔,指靠近打柴人、打鱼人的住所。芦雪、槐烟:都是隐逸生活的写照。野衲居:指隐居山林的僧人。随步得相于(xiang yu):意即步步皆是风景,随时可与山水画相媲美,形容景色美不胜收。
【赏析】
《九日郊行》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此诗写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出游,登眺林麓,欣赏秋景,并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首句“登眺林皋霁”,写诗人登上林麓,观看雨后天晴的景象。“霁”字写出了天气由阴转晴,阳光普照大地的情景。“登眺”,既指登山远望,也含有登高临眺之意。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眺望,观赏秋色,心情愉悦的情景。
颔联“萧森霜露馀”,写诗人登上高处之后所见的景色。“萧森”二字,既写出树林的荒凉,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霜露”二字,则写出了秋寒的凄清,同时也表现出自然界万物凋零衰败的状态。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见到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感。
颈联“一从遭斥逐,深喜近樵渔”。这里,诗人用一个“从”字,表示自从遭到朝廷的贬谪以来,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深喜”二字,表明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珍视。“樵渔”,即砍柴打鱼的人,他们生活在山林之中,远离尘世,过着清苦而又自在的生活。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尾联“芦雪人家岸,槐烟野衲居”。“芦雪”二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景色。“野衲”一词,则写出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是一个隐士般的小村落。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尾联中“随步得相于”,“相于”指的是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的境界,即身临其境,与山水同化的意思。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优美,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