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简邀同辈,登临破郁陶。
但知狂纵酒,不敢妄题糕。
卷地惊沙起,鸣霄旅雁高。
残阳欹远树,天畔落云涛。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郊宴:在郊外设宴款待客人。同辈:朋友、熟人。折简(zhe jian):用木条或竹条夹着的书信。破郁陶:解除郁闷。狂纵酒:放情痛饮。妄题糕:随便写上什么。卷地:翻起地面。鸣霄:指高高的飞鸟。旅雁:行旅之人,即游子。残阳:夕阳。欹(yī)远树:斜倚的树木。落云涛:云浪翻滚。天畔:天上。
【译文】
请柬送来邀请我参加重阳节的宴席,登临高处可以解脱胸中的郁闷。
只知道痛痛快快的饮酒,不敢随便写点什么祝福的话。
翻起地面的沙尘随风而起,高空中飞翔的大雁直上云霄。
夕阳西下斜靠着远方的树林,天边云涌波涛汹涌澎湃如山。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当时诗人正出使齐州(今山东济南市),与诸友共宴于城东门之外,有感而作此诗。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重阳节宴会情景的小诗,全诗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抒情则委婉含蓄,语言清丽自然,风格清新飘逸。
“折简邀同辈,登临破郁陶。”这两句写诗人接到请柬,欣然赴约来到重阳节的宴会。诗人一到,看到眼前的景象,顿时消除了心中的忧郁。诗人把登高赏菊作为消愁解闷的好方法,这是古代文人的一种习惯。从古至今,重阳节都是登高望远的时候,古人常以登高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但知狂纵酒,不敢妄题糕。”这句是说,虽然知道应该放浪形骸,尽情欢畅,但是又不敢随便地写下什么祝福的话。因为这里所说的“糕”,是泛指各种食品,包括美酒在内。这一句的意思是,虽然知道应当放纵自己,畅饮美酒,但又不敢随便地写上什么祝福的话,担心破坏了宴会的气氛。
“卷地惊沙起,鸣霄旅雁高。”这两句写宴会的情景。沙尘被风吹起,飞扬四野;高高的飞行的大雁,振翅直上蓝天。这里的“卷地”是形容风大,“鸣霄”是形容雁飞的高。“卷地”与“鸣霄”两个动词连用,形象地写出了大风刮起沙尘和大雁振翅高飞的情景。
“残阳欹远树,天畔落云涛。”这两句写的是日暮时分,诗人站在高高的楼台上,远望着天边的景色。夕阳西下,斜倚着远方的树木,天边云涌波涛汹涌澎湃如山。
全诗通过对宴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