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绕山腰,不复睹山足。
我行陟山脊,又不见山腹。
故知天下奇,了不形起伏。
古台倚轩辕,阴洞閟鬼谷。
长老尔何人,青眉坐垂目。
冥以化诸有,破冻满寒绿。
灏灏鸣细泉,森森抽短竹。
行客断糗粮,煮雪佐茶粥。
上睇迷蒙中,层岭蔽阳复。
只恐芒鞋穿,将投长老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过崔公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行绕山腰,不复睹山足。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林之中的情景,他环顾四周,看不到山脚。这里的“山腰”和“山足”指的是山的最高处和最低处,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广阔和深远。
我行陟山脊,又不见山腹。
这句诗继续描述诗人在山中行走的场景,他在攀登山脊时,依然看不到山腹。这里的“山脊”和“山腹”指的是山的两边和中间,诗人通过对山的观察,进一步展现了山的层次和深度。
故知天下奇,了不形起伏。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慨。他认为世界上的奇观都是如此,它们并不因为起伏而显得奇特。这里的“起伏”可以理解为山峰的高低错落,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神奇。
古台倚轩辕,阴洞閟鬼谷。
这句诗描绘了古代建筑的存在。其中“轩辕”是黄帝的象征,这里指的是黄帝陵;“阴洞”则是隐秘的山洞,这里指的是鬼谷子隐居的地方。这些古迹的存在让诗人感到震撼和敬畏。
长老尔何人,青眉坐垂目。
这句诗是对长老的称呼。长老在这里指的是一位隐士或者高人,他有着深邃的智慧和修养。诗人通过称呼长老,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尊敬。
冥以化诸有,破冻满寒绿。
这句诗描述了长老的行为。长老似乎能够洞察万物的本质,他通过自己的修行和智慧,化解了世间的种种纷扰。这里的“冥以化”可以理解为冥思苦想或者冥思冥想的意思。
灏灏鸣细泉,森森抽短竹。
这句诗描绘了泉水和竹子的景象。这里的“灏灏”指的是宽阔的水声,“森森”则是指茂密的竹林。通过描写泉水和竹子,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行客断糗粮,煮雪佐茶粥。
这句诗描述了旅途中的艰难。行客们因为缺少食物而断炊,他们不得不用雪水煮饭来充饥。这里的“糗粮”可以理解为干粮或者其他食物,“煮雪”则是指用雪来烹煮食物。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上睇迷蒙中,层岭蔽阳复。
这句诗描绘了山顶的景色。诗人站在山顶上远眺,但视线被层峦叠嶂的山脉所遮蔽,无法看到太阳。这里的“迷蒙”可以理解为模糊不清或者朦胧的意思,“蔽阳”则是指遮住了阳光。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一种神秘和莫测的感觉。
只恐芒鞋穿,将投长老宿。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心自己的鞋子会因长途跋涉而磨损,所以决定在长老那里投宿一晚。这里的“芒鞋”可以理解为破旧的鞋子,“穿”则是指磨损的意思。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他对旅途艰辛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