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灯火,已四更天气。吴语喁喁也嫌碎。者新居颇好,旧恨堪销,壶漏尽、侬待整帆行矣。
从今梳洗罢,收拾筝箫,匀出工夫学书字。鸩鸟倘欺鸾,第一难防,须嘱咐、莺媒回避。只此际、萧郎放心行,向水驿寻灯,山程倚辔。
洞仙歌·鄠缬鸾巢录别高楼灯火,已四更天气。吴语喁喁也嫌碎。者新居颇好,旧恨堪销,壶漏尽、侬待整帆行矣。从今梳洗罢,收拾筝箫,匀出工夫学书字。鸩鸟倘欺鸾,第一难防,须嘱咐、莺媒回避。只此际、萧郎放心行,向水驿寻灯,山程倚辔。
注释:
①洞仙歌:词牌名,又名“洞仙歌令”。
②高楼灯火:高楼上明亮的灯火。
③已四更天气:已经四更天了。
④吴语:指苏州方言。
⑤新居:新的居室。
⑥旧恨:过去的怨恨。
⑦壶漏:古代计时器,即漏壶,用铜壶盛水,壶口与水面齐平,壶中滴水,通过细管滴到地上,以显示时间。
⑧侬:你。
⑨整帆:收拾好船帆,准备出行。
⑩从今:从此。
⑪梳洗:梳理头发和洗脸。
⑫鸠鸟:这里指乌鸦。
⑬莺媒:指燕子,古人认为燕子能传情达意,故称传信的人为“莺媒”。
⑭萧郎:对男子的称呼,这里指作者自己。
⑮水驿:水边的驿站。
⑯山程:山路。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之词。全词通过对一个女子即将远行的描写,表现了她既期待离别后的重逢,又担忧离别带来的痛苦的心情。
起韵写别后之景:“高楼灯火”是背景,“已四更天气”则表明夜深人静,正是别离时刻。此时的女子正在为即将开始的旅途而忙碌着,“吴语喁喁”形容她焦急等待的心情,但“亦嫌碎”,说明她的心绪不宁,担心旅途中的寂寞和孤独。
女子描绘自己的新居:“者新居颇好,旧恨堪销。”这里的“者”可能是笔误,应为“这”,意为“这间新居很好,旧日的怨恨可以消解”。这两句表达了她对新居的喜爱和对旧怨的释怀,暗示着她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过去痛苦的放下。
女子开始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壶漏尽、侬待整帆行矣。”她要收拾好筝箫等乐器,准备启程。这里的“整帆”指整理好船帆,准备出发。这一句表达了她对即将离开的情感的不舍,同时也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知未来的期待。
下片,女子在整理完生活用品后,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从今梳洗罢,收拾筝箫,匀出工夫学书字。”她要开始新的一天,先是梳洗打扮,然后收拾好筝箫等乐器。这里的“匀出工夫学书字”意味着她在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书法。这一句表达了她对学习的态度认真,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反而担心有人欺骗:“鸩鸟倘欺鸾,第一难防。”这里的“鸩鸟”指的是恶人,而“鸾”则是吉祥的象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欺骗了你,那将是最难以防范的事情。这一句表达了她对人心险恶的担忧和警惕。
女子在心中默默祈祷:“须嘱咐、莺媒回避。”这里的“莺媒”是指传递消息的人。她希望对方能够避开这个角色,不要再传递坏消息。这一句表达了她对对方的关心和祝福。
尾声部分,女子再次提醒对方:“只此际、萧郎放心行,向水驿寻灯,山程倚辔。”这里的“萧郎”仍然是对男子的称呼,而“只此际”则是表示此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此时此刻,你可以安心地出发了。她祝愿对方能够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宽慰之情。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之词。它通过对女子的内心世界的描述,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它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以及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