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縠初成,湘云乍剪。早惊破秋窗,砧杵声怨。锦字机丝慵去理,罗绮不胜弱腕。制轻衫、珍重饷天涯,擘藕丝为线。
还倩断雁零鸿,芦花溪畔。怕日炙霜侵,风骤雨溅。无语低鬟垂伫处,脉脉似闻长叹。结茱萸、佩秋兰,浥愁人泪点。

【注释】

剪湘云:用剪刀裁剪云彩做成的湘云。

雾縠(hú)初成,湘云乍翦:雾气像轻细的绉纱,刚刚形成,湘云就被人剪裁了。雾縠,指轻薄的雾气;“乍翦”指刚被剪裁。

秋窗,即寒窗,秋天的窗户。

砧杵声怨:捣衣石上的声音发出哀怨之声。砧杵,古代妇女在捣制衣物时用来打物的小石。

锦字机丝慵去理:锦织成的书信因懒得处理而搁置一旁。锦字,指锦织的书信;机丝,指机织的丝线。

罗绮不胜弱腕:罗绮质地轻薄,经不起手腕的力量。罗绮,指丝绸和绣品;弱腕,指纤细的手指。

制(zài)轻衫、珍重饷天涯:制作一件轻便的衣衫,郑重其事地送他到天涯海角。制,缝纫;饷,赠送;天涯,指远方。

擘(bēi)藕丝为线:以藕丝作为线来缝纫衣服。擘,用刀切开;藕丝,指藕丝制成的线。

还倩断雁零鸿:请飞过的大雁、小鸿捎信给远方的人。

还倩,请人捎信。

芦花溪畔:在芦花满河的河边。

雨溅:雨点打在身上。

无语低鬟垂伫处:默默无语,低头沉思。低鬟,指低头;垂伫,深思的样子。

脉脉似闻长叹:仿佛能听到长长的叹息声。脉脉,形容眼含泪水的样子;长叹,长时间的叹息。

结茱萸、佩秋兰:系上茱萸香囊,佩戴着秋天的兰花。结茱萸,系上茱萸香囊;佩秋兰,佩戴着秋天的兰花。

浥(yì)愁人泪点:湿润着使人伤心落泪的地方。浥,湿润的意思。

【赏析】

《湘月·孤雁》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此篇写一位女子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起首两句写女子思念情人的情景:晨雾初散,湘云乍剪,她一早便惊动了秋窗下的砧杵声,原来是爱人捣衣的声音,那声音里充满着怨诉。接着写她的相思之苦:她闲来无事,懒于整理机丝般的锦书,只把它放在一边不理睬;她怕轻软的衣裙经受不住日晒,又怕秋风劲吹,雨打风吹。这四句中,女子形象鲜明,动作逼真,语言细腻,情意绵邈,生动传神。

过片三句由景及人,写她的相思之苦。她把锦书放在一边不理会,是因为懒得去管它;但又怕衣裙受潮受风,因此只好把锦书缝制得紧紧实实的,免得它飘走或受风雨的侵袭。这几句写得十分细致入微,既写出了她的勤劳与细心,又表现出她对于爱情的忠贞不二。

下片五句,写她的寂寞无聊。她想通过缝纫一件轻便的衣衫表示自己对远方情人的思念。然而,她手巧如麻,不知从何下手,于是只得放下绣针,任凭它悬在那里不去理它。她想到远方情人也许正需要这件衣物,于是就想为他送去。可是又觉得远在他乡的情人,不会接受这样一件轻薄之物,于是她只能望而兴叹,暗自神伤。这几句写得很委婉曲折,既表现了她对情人的深情,也表现了她对现实的无奈。

结尾两句写她的相思之苦。她默默地凝立着,似乎在深深地思索着什么。她想到远方情人也许会有长吁短叹之时,于是他一定会在心中留下一个深深的印象。她想到情人也许还会给她寄来一些物品,所以她一定要系上茱萸香囊和佩戴秋天的兰花,以便更好地记住情人的音容笑貌。这几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却将女子的痴情与多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