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半夜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晓寒惊梦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城半夜听到金柝声的情景,以及随后酒醒、灯花落下、听到鸡叫和马嘶声等细节。最后,诗人回忆起遥望的独眠之人,并被早晨的寒冷所惊醒。

注释

  • 菩萨蛮: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
  • 山城:指山区的城市或小镇。
  • 催金柝:古代军队用的声音来警示士兵起床,此处比喻半夜时分的敲打声。
  • 酒醒:醒来,喝酒过后的状态。
  • 孤馆:孤单的旅馆或小屋。
  • 灯花落:灯花(油灯中燃烧的纸)因热而融化后结成的冰霜状物质掉落。
  • 窗白:指天亮时窗户透进阳光的白色。
  • :报晓的鸟。
  • 枕函闻马嘶:枕头旁传来马奔跑的气息。
  • 乌桕树:一种常绿小乔木,叶子可入药。
  • 霜月:霜冻的月光。
  • 独眠人:独自一人睡觉的人,此处指作者自己。
  • 晓寒:清晨的寒冷。
  • 惊梦频:多次被寒冷惊醒,难以成眠。

译文

午夜时分,山城响起了金柝声,我在孤馆中的酒杯已经空了,灯花也落了。透过窗子看到外面天亮时的白色,听到远处的鸡鸣声。我枕边听到了马嘶声,似乎有马匹经过。门口是一棵乌桕树,霜冻的月光下,它显得格外清晰。我遥望着那独自睡觉的人,被清晨的寒冷惊醒,频频被梦惊醒。

赏析

这首诗以“山城半夜催金柝”开篇,营造出了深夜的幽静与寂静。接着,“酒醒孤馆灯花落”描绘了诗人在孤馆中醒来的场景,灯花落地,增添了几分寂寞之感。随后,“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又转入了一个新场景,窗外天色渐亮,而诗人则在听着鸡鸣和马嘶声中渐渐睡去。这种从宁静到热闹再到安静的转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及其对孤独和宁静的向往。

结尾的“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遥忆独眠人,晓寒惊梦频”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感受。霜月下的乌桕树和孤独的人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在清晨寒冷中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孤独时刻的无奈感伤。最后一句“晓寒惊梦频”,更是将诗人的不安和焦虑情绪推向高潮,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寂静与喧嚣之间徘徊、渴望安宁却又无法摆脱孤独的诗人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