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
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酝酿孤眠味。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人字。
《踏莎行》
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
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酝酿孤眠味。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人字。
注释:
- 春水鸭头:形容春天水面上的鸭子像鸭头一样浮在水面上。
- 春山鹦嘴:形容春天的山峦像鹦鹉的嘴巴一样尖利。
- 烟丝无力风斜倚:形容烟雾缭绕,风斜着吹,显得无力。
- 百花时节好逢迎:形容春天花开的时候非常美丽,可以欣赏美景。
- 可怜人掩屏山睡:形容一个人躲在屏风后睡觉,可能是因为害羞或者困倦。
- 密语移灯:形容悄悄地说话,移动着灯光。
- 闲情枕臂:形容闲适的心情,靠在手臂上。
- 从教酝酿孤眠味:意思是任由孤独的情绪发酵,独自度过夜晚。
- 春鸿不解讳相思:指春日的燕子不懂得避讳思念之情。
- 映窗书破人人字:形容窗户上映出的人字形,可能是因为纸张被风吹得变形而形成的。
赏析:
《踏莎行》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情感的词。词中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孤独的感受。
首句“春水鸭头,春山鹦嘴,烟丝无力风斜倚”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春水中的鸭子像鸭头一样浮在水面上,春山的轮廓如同鹦嘴般尖锐。同时,“烟丝无力风斜倚”也描绘了春风的温柔和无力的感觉。
接下来的“百花时节好逢迎,可怜人掩屏山睡”描述了春天百花盛开的美好时刻,人们纷纷外出游玩。然而,有人却躲在屏风后睡觉,可能是因为害羞或者困倦。这里的“可怜人掩屏山睡”表达了对那些因害羞或困倦而躲在屏风后的人的同情。
“密语移灯,闲情枕臂。从教酝酿孤眠味”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的内心感受。他悄悄地说话,移动着灯光。他的闲适心情靠在手臂上。这些动作和状态都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最后一句“春鸿不解讳相思,映窗书破人人字”则表达了词人的相思之情。春日的燕子不懂得避讳思念之情,它飞翔时在窗户上留下的痕迹就像是“人人字”。这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踏莎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词人的内心世界。它既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和情感,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