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二看了,觉得甚为妥当。许亮说:“事不宜迟,你药水在那里呢?我同你取去。”吴二说;“就在我枕头匣子里,存在他这里呢。”就到炕里边取出个小皮箱来,开了锁,拿出个磁瓶子来,口上用蜡封好了的。

许亮问:“你在泰山怎样得的?”吴二道:“七月里,我从垫台这条西路上的山,回来从东路回来,尽是小道。一天晚了,住了一家子小店,看他炕上有个死人,用被窝盖的好好的。我就问他们:‘怎把死人放在炕上?’那老婆子道:‘不是死人,这是我当家的。前日在山上看见一种草,香得可爱,他就采了一把回来,泡碗水喝。谁知道一喝,就仿佛是死了,我们自然哭的了不得的了。活该有救,这内山石洞里住了一个道人,叫青龙子,他那天正从这里走过,见我们哭,他来看看,说:“你老儿是啥病死的?”我就把草给他看。他拿去,笑了笑,说:“这不是毒药,名叫‘千日醉’,可以有救的。我去替你寻点解救药草来罢。你可看好了身体,别叫坏了。我再过四十九天送药来,一治就好。”算计目下也有二十多天了。’我问他:“那草还有没有?’他就给了我一把子,我就带回来,熬成水,弄瓶子装起顽的。今日正好用着了!”

诗句:

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老残游记》中的第二十回的开头部分。在这段文字中,“浪子”指的是主人公老残(即作者),而“金银”和“伐性斧”可能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某些诱惑或困扰。“道人”则是指某个道士,与“冰雪返魂香”有关。这两句诗描述了主人公遭遇困境,寻求帮助的情景。

译文: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 · 浪子金银伐性斧 道人冰雪返魂香

注释:

  1. “老残游记”是清代作家刘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清朝末年的一系列故事,其中包含了许多讽刺和揭露社会现象的内容。
  2. “第二十回”是这部书中的一个章节,通常用来标示故事的某一重要转折点或高潮。
  3. “浪子”指小说的主要角色,老残,这里可能用来形容他的生活状态,如迷失、挣扎或放荡不羁。
  4. “金银”可能象征着财富或欲望,暗示主人公因追求物质和金钱而遭受的内心冲突。
  5. “伐性斧”在这里可能比喻某种力量或手段,用来砍伐或改变主人公的命运。
  6. “道人”指的是小说中的道士角色,他们通常拥有超凡的能力,能够帮助解决困境。
  7. “冰雪返魂香”是一种传说中的灵药,据说可以使人起死回生,这里可能指的是道士提供的解救药物。
  8. 整句诗描述了一个寻找出路和希望的故事场景,通过与“道人”的对话,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是《老残游记》第二十回的开篇,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老残在生活困境中寻求解脱的过程。诗中的“浪子”形象鲜明,展现了他的放浪形骸和对物质欲望的追求;“伐性斧”暗喻了他面临的道德和命运的挑战。而“道人冰雪返魂香”则预示着即将出现的转机,为整个故事情节增添了神秘色彩。整首诗通过简洁的叙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