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

笔端造化真如此,真宰应嗔被驱使。

君不见昔年三月春风时,

杨柳方荣彦冲死,

寿不若图中双燕子。

诗句:

  1.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注释】“柳枝”指的是柳树的枝条,“西”指西方,“东”指东方。这里描述的是柳枝从西边生长,叶子却向着东方展开,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枝条的方向。“此非画柳实画风”意味着这不是简单的绘画作品,而是画家通过观察和想象,将自然中的柳树形态转化为画作。

  2. 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
    【注释】“无质”表示没有实体,无法直接在纸上画出。“难上纸”说明要将风的形态准确地表现在纸上非常困难。“巧借柳枝”是指画家巧妙地借鉴自然界中柳树的形态,以线条勾勒出风的形状。这里的“相形容”是指用柳树枝条来比喻和形容风的形象。

  3. 笔端造化真如此,真宰应嗔被驱使。
    【注释】“笔端”指的是画家的笔触,“造化”指自然界的变化。这句话表达了画家通过笔尖创造出如此美妙的自然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主宰(真宰)在被画家所驱使。“嗔”在这里是生气的意思,可能是指真宰对画家的创作行为感到生气或不满。

  4. 君不见昔年三月春风时,杨柳方荣彦冲死。
    【注释】“君不见”表示作者看到这一幕而感叹。“昔年三月春风时”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春天,那时正是春风拂过,万物复苏的时候。“杨柳方荣彦冲死”意味着当时杨柳刚刚生长旺盛,而画家彦冲却因病去世。

  5. 寿不若图中双燕子,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画家彦冲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作品却在画中得以永存。他的生命如同画中的双燕子一般短暂,但作品却能够流传千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柳树、风以及画家彦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画家艺术才华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界中柳树、风等元素的巧妙运用,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同时,诗中的哲理性思考也让人深思,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尊重并保护自然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