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枝,似枫林、落叶萧斋闻雁。
老尽少年,题诗又惊秋晚。
疏帘不隔西风,看满地残霞自卷。
红浅。
正随阳、欲下斜光一线。
暝色闭深苑。
渐高城砧杵,动小楼刀剪。
寒更艳、怕衬入,碧天云断。
停琴目送南飞,倚醉颜、彩笺重展。
回劝。
待移樽、蓼汀莎岸。
【译文】:
不是花枝,似枫林、落叶萧斋闻雁。
老尽少年,题诗又惊秋晚。
疏帘不隔西风,看满地残霞自卷。
红浅。
正随阳、欲下斜光一线。
暝色闭深苑。
渐高城砧杵,动小楼刀剪。
寒更艳、怕衬入,碧天云断。
停琴目送南飞,倚醉颜、彩笺重展。
回劝。
待移樽、蓼汀莎岸。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之作,作者张松坪审斋,字梦窗,号心斋,江苏无锡人,清代文学家、诗人,著有《惜秋华》、《浣溪沙》等多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惜秋华”三句,词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落雁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秋日里,落雁飞过萧瑟的枫树林,落在了凋零的残霞之中的凄美画面。
“老尽少年”,词人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已经老去,青春不再的感慨。这里的“老尽少年”,既是指自己的年龄增长,也是指自己内心的沧桑感。
“疏帘不隔西风,看满地残霞自卷。”这两句词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秋风拂过的画面,那漫天的残霞在西风中缓缓飘落,仿佛被风吹卷起来,给人一种无尽的遐想。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在秋天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红浅,正随阳、欲下斜光一线。”词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夕阳一缕残红的形象,描述了那一抹残红随着夕阳的落下,渐渐变得暗淡,仿佛只剩下一条细细的光线。这里的“红浅”,既是指夕阳的颜色逐渐变淡,也是指词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忧郁。
“暝色闭深苑。”这一句词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夜晚来临的景象,深苑之中,夜色渐浓,一片宁静而深沉。
“渐高城砧杵,动小楼刀剪。”在这宁静的夜晚,传来了高城的砧声和楼里的剪刀声,打破了夜的寂静。这声音仿佛是一首曲子,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忧伤。
“寒更艳、怕衬入,碧天云断。”词人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月光一层艳丽的色彩,描述了月光在黑夜中闪烁,仿佛是一朵云,将天空遮住,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寞。
“停琴目送南飞,倚醉颜、彩笺重展。”在这片寂静的夜空下,词人停下了手中的琴声,目送着那只南飞的大雁。然后,他打开了一封旧信,那是多年前写给远方的爱人的信。
“回劝。”这是一首词的结尾,也是这首词最精彩的部分。词人用酒来劝解自己,试图用酒精来麻痹自己的伤痛。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孤独的人在夜晚独自饮酒,独自思念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