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鬓逢秋意向阑,情知客久亦当还,每寻闲事遣心安。
北碣眩人欧褚上,南书置我宋齐间,未能忘义且忘年。
短鬓逢秋意向阑,情知客久亦当还。
北碑眩人欧褚上,南书置我宋齐间。
未能忘义且忘年。
诗句释义:
- 短鬓逢秋:形容岁月不饶人,头发渐渐白了,同时也暗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意向阑:思绪或愿望难以实现,感到心灰意冷。
- 情知客久亦当还:知道客人会长时间留在这里,但内心还是希望他早日离开。
- 北碑眩人欧褚上:北方碑文上的书法技艺令人眼花缭乱,这里指的是北方碑学的卓越技艺。
- 南书置我宋齐间:南方的书学艺术影响了我,这里指南方的书画艺术对我的启发和影响。
- 未能忘义且忘年:尽管年岁已高,仍不忘仁义之心,同时也忘却了年龄的差异。
-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文化传承与艺术创作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不同地域文化影响的认同。
译文:
岁月不饶人,鬓边添霜;知晓朋友将长久停留,心中期盼他早日离去。北方碑文技艺精湛,炫目难挡;南方书画艺术对我影响深远,激发了我心中的敬意与追求。虽然我已年老力衰,但仍坚守仁义之心,不再拘泥于年轻时代的局限。
注释:
- “短鬓”:指头发花白,通常表示年纪渐长。
- “逢秋”:秋天,常用来象征生命的秋天。
- “意向阑”:思绪或愿望难以达成,感到失落和沮丧。
- “客久”:此处指朋友或访客逗留时间较长。
- “北碑”:指北方地区的碑文书法,强调技艺精湛。
- “欧褚”:指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和褚遂良,他们的书法被誉为“欧褚”。
- “南书”:指南方的书法艺术。
- “宋齐”:宋代和齐代,这里可能暗含南北文化对诗人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比(北方碑文与南方书法)、象征(白发与时间的流逝)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人在诗末的自我反思也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整体而言,该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宋代文化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