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作吴中客,偏于池上居。
波光映朝夕,春色媚阶除。
老柳烟丝转,新桃火齐舒。
绿斜缘壁茑,白小避人鱼。
石迸微抽笋,庭荒自茁蔬。
开门见麰麦,乞友种芙蕖。
溪唱催鸣橹,邻箫落步虚。
晏家从近市,陈巷不容车。
西蜀经营始,辽东漂泊馀。
生涯剩艰食,俯仰愧樵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根据诗歌内容概括主旨大意,然后从炼词炼句、手法技巧、诗歌情感、思想主题等角度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本题要求逐句释义并附上赏析,注意要结合注释,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然后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或意境,最后进行赏析。本首诗为五律。“惯作吴中客”意思是作者在吴地生活多年,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偏于池上居”是说作者偏爱住在池塘边上的房子;“波光映朝夕,春色媚阶除”的意思是:池塘的水波在早晨和晚上都映射着阳光,春天的景色使庭院中的台阶显得十分美丽;“老柳烟丝转,新桃火齐舒”意思是:柳树的烟雾般的枝叶在微风中摇曳,桃树上新芽嫩绿如火焰般舒展;“绿斜缘壁茑,白小避人鱼”意思是:绿色藤萝攀附在墙壁上,白色幼鱼躲避人鱼游动。“石迸微抽笋,庭荒自茁蔬”意思是:石头被冲撞后露出地面,生长着嫩竹苗;庭园荒废无人照管,却长出蔬菜。“开门见麰麦,乞友种芙蕖”意思是:打开门就看到小麦在生长,请求邻居一起种植荷花。“溪唱催鸣橹,邻箫落步虚”意思是:山溪里传来了歌声,催促着摇橹人快些回家;隔壁的吹箫声飘荡在空阔的地方,好像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样虚无缥缈。“晏家从近市,陈巷不容车”意思是:晏家的住宅靠近市集,陈巷里没有车辆通行;“西蜀经营始,辽东漂泊馀”意思是:开始时经营四川,后来因战争而流离在外。“生涯剩艰食,俯仰愧樵渔”意思是:一生艰苦度日,低头仰望感到惭愧。
【答案】
译文:
我惯于做江南人,偏爱住在池塘边的房子里。池水映照着朝阳和夕阴,春光使庭院里的台阶显得十分美丽。
杨柳树枝袅袅细长,桃花初放像火焰一般鲜艳。绿藤沿着墙边爬,白花躲在水草中躲避行人。石头被冲撞后露出地面,生长着嫩竹苗;庭园荒废无人照管,却长出蔬菜。
打开门就看到小麦在生长,请求邻居一起种植荷花。山溪里传来了歌声,催促着摇橹人快些回家;隔壁的吹箫声飘荡在空阔的地方,好像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样虚无缥缈。
晏氏家族从近市处居住到近集市,陈巷里没有车辆通行;开始时经营四川,后来因战争而流离在外。一生艰苦度日,低头仰望感到惭愧。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风光诗。全诗描绘了春日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闲适,抒发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开头两句写自己长期生活在吴地,习惯于那里的生活环境。三、四句描绘了池塘水波在早晨和晚上都映射着阳光,春天的景色使庭院中的台阶显得十分美丽。
中间部分写了自己喜欢住在池边房子的原因,以及池塘边的美丽景色:柳枝在微风中摇曳,桃树上新芽嫩绿如火焰般舒展。这两句描写了春天池塘边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又写了池塘边的环境,以及自己在这里的生活状态:绿色藤萝攀附在墙壁上,白色幼鱼躲避人鱼游动。石被冲撞后露出地面,生长着嫩竹苗;庭园荒废无人照管,却长出蔬菜。“开门见麰麦,乞友种芙蕖”两句表现了诗人在乡村的简朴生活和乐观心态。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溪里有歌声催促摇橹人回家,隔壁的吹箫声似乎飘荡在空阔的地方,好像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样虚无缥缈。“晏家从近市,陈巷不容车”二句写出了自己的住所位置,也写出了自己与邻里的关系——邻里关系融洽,互相帮助。“西蜀经营始,辽东漂泊余”二句写出了诗人的身世经历。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淡雅,充分表现出诗人恬淡宁静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