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帽棕鞋,溪翁园叟,六枝灵寿藤稳。
临水登山,寻花踏月,鹤鹿衔芝相引。
共说升平事,同看遍、晚松朝槿。
喜无杂姓幽栖,敢说一家肥遁。
正德年间诸老,算比并前贤,后先招引。
宗法家规,衣冠礼让,伯仲儿孙相准。
耆旧黄山录,羡遗韵、风流未尽。
入画须眉,尽人摹作真本。
探春慢
桐帽棕鞋,溪翁园叟,六枝灵寿藤稳。
临水登山,寻花踏月,鹤鹿衔芝相引。
共说升平事,同看遍、晚松朝槿。
喜无杂姓幽栖,敢说一家肥遁。
正德年间诸老,算比并前贤,后先招引。
宗法家规,衣冠礼让,伯仲儿孙相准。
耆旧黄山录,羡遗韵、风流未尽。
入画须眉,尽人摹作真本。
【注释】:
桐(tóng) 帽 :指道士头巾。
棕(zōng) 鞋 :用棕皮做的鞋。
溪翁 :山居老人。
园叟 :种花的老人。
六枝 :六根,这里指松树的六个分枝。
灵 寿 藤 :一种植物名。
临水登山 :在水边登高望远。
寻花踏月 :赏花观月。
鹤鹿 :仙鹤和白鹿。
衔 芝 :嘴里叼着灵芝。
相引 :相互引颈前行。
升平 :太平无事。
无杂姓 :不与外姓人杂处。
幽栖 :隐居生活。
敢说 :不敢说。
肥遁 :归隐山林。
正德 :明朝武宗朱厚照的年号(1506-1521)。
诸老 :许多前辈。
比 :和……相比。
并前贤 :与前代圣贤并列。
后先 :先后次序。
招引 :招揽引导。
宗法 :宗庙制度及礼义。
衣冠 :衣服帽带。
礼让 :礼貌谦逊。
伯仲 :兄弟。
耆旧 :年纪大的有声望的人。
黄山 :在今安徽黟县。
遗韵、风流未尽:指遗风余韵,未被完全遗忘。
真本:原画或写真的底稿。
【赏析】:
《探春慢》,是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作品。此曲为作者晚年退居江湖时所撰,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曲语言朴实,意境清新隽永,风格自然纯朴。
“探春慢”三字是曲子的标题,也是曲眼。从这三个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曲子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开头三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接下来,词人以“六枝灵寿藤”起兴,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山水之间,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韵味,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词人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渴望能够像那些山水之间的高人一样,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词人还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往来宾客,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韵味,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探春慢》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往来宾客,表达了词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曲子语言朴实,意境清新隽永,风格自然纯朴,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