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树游丝,入帘香雪。
东风薄幸催春别。
欲描衣上并头花。
生憎花底双栖蝶。
好句吟成,宝钗敲折。
朦胧一片凄凉月。
愁多最怕梦醒时,梦来偏等愁时节。

诗句释义

  1. “踏莎行”:这是词牌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
  2. “轻筠阁旧韵示江萍”:意思是将这首词以轻筠阁的旧韵来展示给江萍。轻筠阁是古代的一种建筑风格,通常用竹子建造。这里指的是词作者通过这首词来与江萍交流和分享他的文学创作。
  3. “绕树游丝,入帘香雪”:形容春天的景象,树上缠绕着轻盈的柳絮,如丝般飘落,而窗户上的白纱被花香覆盖如同雪花一般。
  4. “东风薄幸催春别”:春风轻轻地吹过,似乎在无情地催促春天的离去。这里的“薄幸”可能是指无情的风或者无情的人。
  5. “欲描衣上并头花”:想要描绘衣上那些并排开放的花朵,但诗人似乎对这种美丽的景致有些生厌,因为蝴蝶总是喜欢双栖在一起,而不是单独一朵。
  6. “好句吟成,宝钗敲折”:当诗人吟咏出优美的句子时,仿佛能感受到宝钗敲击的声音,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留恋。
  7. “朦胧一片凄凉月”:月光朦胧,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8. “愁多最怕梦醒时,梦来偏等愁时节”:梦中常常是最快乐的时光,但醒来之后却常常伴随着深深的忧愁。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译文

踏莎行 轻筠阁旧韵示江萍
绕树游丝,入帘香雪。
东风薄幸催春别。
欲描衣上并头花。
生憎花底双栖蝶。
好句吟成,宝钗敲折。
朦胧一片凄凉月。
愁多最怕梦醒时,梦来偏等愁时节。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同时,通过对蝴蝶双栖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美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此外,词中的“东风薄幸催春别”和“怕梦醒时”等语句,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纠结,以及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词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