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
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
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
移船遥去,照人都为诗瘦。
何地更着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闲手。
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此情依旧。
城头生月,作成乡思时候。
湘月
湘江上的明月,你游历得不疲倦。记得当年你曾名园赏月,谁还能再与你重叩门扉?
淡淡写出霜痕,喜爱到处欣赏那吹尽寻常歌酒。
断溪通烟,疏篱借暖,柳枝上还挂着微微的黄。
移船去远了,映照的人都是诗一样消瘦了,这是何等地方更着功名!天教老翁我,有闲心垂钓于水边。
数着栏杆细数往事,春波中美人争艳。
乱影风灯催归晚笛,眷恋此情依旧如旧。
城头上月色生辉,是让人思念家乡的时候。
赏析:
这是写景抒情诗,诗人以咏月为引子,展开对往日游踪、人事的追忆和今昔变化的感叹。全诗从“客游”起笔,点明主题。首联回忆当年赏月情景:“客游未懒,记名园水钥,谁与重叩。”诗人当年在游宴之余,常常到园林里赏玩清辉,但总觉时间不够用;如今虽已年高体弱,却仍游兴未减,可见他早年的豪迈与旷达。颔联由题及事,进一步抒写对往昔的追念:“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当年他常在月下饮酒作乐,而今却只能凭窗遥想当年的风流潇洒。颈联承前启后,转入对景物的描写:“断溆通烟,疏篱借暖,尚挂微黄柳。”昔日游人赏月时所倚之柳,今犹挂满嫩绿的柳丝。尾联则宕开一笔,抒发感慨:“何地更着功名?天教老子,付垂纶闲手。”人生若只求功名事业,又怎能像渔父那样悠然自得?尾联紧接前句,将议论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既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细数阑干问往事,春共横波争秀。”诗人伫立桥头,凝望水中倒影的春波,思绪万千:自己当年也曾与佳人竞相斗艳,如今物是人非,不禁黯然神伤。尾联“乱影风灯”四字,既是实景,又是虚境,既写风灯摇曳的夜景,又暗示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末句“眷此情依旧”,既是说往日的情事仍在心头萦绕,又暗指今日的孤独寂寞。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含蓄,富有韵味,堪称咏史怀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