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薄烟昏添暝色。
叫断归鸿,何处传书帛。
庭院荒闲秋寂寂。
离愁无限砧声急。
亚字回栏人伫立。
短须寒生,几阵西风逼。
碎响空阶疏雨滴。
暮山一带凝愁碧。
诗句释义与分析:
第一句:“霭薄烟昏添暝色。”
- 注释: 薄雾笼罩,天空昏暗,增添了黄昏的暮色。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的景象,薄雾和天色共同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第二句:“叫断归鸿,何处传书帛。”
- 注释: 鸿雁在归途中发出叫声,但无法传达书信。
- 赏析: 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鸿雁虽远行千里,却无法传递消息,强调了距离感和情感的阻隔。
第三句:“庭院荒闲秋寂寂。”
- 注释: 庭院显得荒废无人,秋天的寂静。
- 赏析: 这句诗通过“荒闲”和“秋寂寂”两个词,描绘了一种孤独和空旷的感觉,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第四句:“离愁无限砧声急。”
- 注释: 无尽的离愁随着急促的砧声传来。
- 赏析: “砧声”是古代诗歌中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的声音,此处通过强调“急”这一形容词,加强了离愁的紧迫和深刻性。
第五句:“亚字回栏人伫立。”
- 注释: 在回廊上停留,凝视着某个字。
- 赏析: 这句表达了一种沉思或等待的情感,可能是在等待某个重要消息的到来或某人的归来。
第六句:“短须寒生,几阵西风逼。”
- 注释: 胡须因寒冷而变短,阵阵西风吹来。
- 赏析: 通过“寒生”和“逼”两个词,描绘了严寒天气中的物理感受和环境影响,增强了诗句的动态感。
第七句:“碎响空阶疏雨滴。”
- 注释: 稀疏的雨点落在空旷的台阶上,发出细碎的声音。
- 赏析: 雨天往往能带来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但此处通过“碎响”和“疏雨滴”的描述,可能表达了诗人内心声音的破碎和不连贯,或是对现状的无奈接受。
最后一句:“暮山一带凝愁碧。”
- 注释: 傍晚的山峦被一层淡淡的忧愁覆盖。
- 赏析: 结尾以自然景色作为情感的象征,将诗人的忧愁与远处的山峦相结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整体赏析:
《凤栖梧·秋暮》是一首充满哀愁和思乡情绪的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人物刻画,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