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琢巧,犀象并檀槽。
掠遍香丝珂响细,飏凭纤手月痕高。
红浸半规潮。

【解析】

本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咏梳这一日常用品,来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这首词上片写梳的形制、材料和工艺;下片写梳的功用及使用情景。全词以梳为题,却从梳的制作工艺入手,细腻地描绘了它的精美。“犀象并檀”一句点明了梳子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修琢巧”三字则概括了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掠遍香丝珂响细”,写出了梳理头发时的情景:用梳子轻轻梳理着头发,那细微的声音仿佛如同珂玉在击打一般。“纤手月痕高”两句,描写了梳理时的动作和环境。梳头时手的轻捷和动作之美,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最后两句,“红浸半规潮”,写梳头的梳妆效果。将梳妆比作“半规潮”,形象而贴切地表现了梳理之后的效果。

【答案】

犀象并檀槽。②掠遍香丝珂响细。③纤手月痕高。④红浸半规潮。⑤美人娇倚扇轻罗。⑥云鬟雾髻相跟绕。⑦夜深微动蝉娟笑,星斗阑干风露小。⑧一尺彩笺千点泪,新来不上人衣襟。⑨花面交加梅子青,新愁易领故愁生。⑩别来几日空垂泪,旧游无处不销魂。⑾清霜侵晓寒侵楼,玉钩未卷双眉愁。⑿玉钗头上堆鸦色,罗带光中舞凤翘。⒀东风吹雨西风寒,摇落残花衬衰兰,黄花似解怜诗客,年年暮雨朝云。⒁画阁重帘有耳尘,清歌一曲月黄昏。⒂翠袖笼香怯水沈,曲房幽幌事青春。⒃锦瑟华年谁与度?玉颜流落此江滨。⒄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清真。⒅莫恨名花负佳期,开时依旧照台池。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⒇惆怅东栏一株雪,孤负东风众条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