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际垂杨秋色寒,垂帘兀坐弄毫端。
无心落帽发常整,有意题糕韵又难。
黄菊虽开犹寂寞,白衣未至倍辛酸。
侧闻游子登高去,一枕羲皇梦里看。

注释:

九日小斋独作:九日,即重阳节;小斋,书房;独作,独自创作。

时际垂杨秋色寒,垂帘兀坐弄毫端:正值重阳佳节,秋天的景色已经寒冷,我放下帘子坐着,拿起毛笔在纸上挥动。

无心落帽发常整,有意题糕韵又难:我本来没有心思去戴帽子,所以头发常常很整齐;然而我想写一首与节日气氛相称的诗,却感到很难下笔。

黄菊虽开犹寂寞,白衣未至倍辛酸:黄色的菊花虽然盛开着,但是仍然显得寂寞;白衣使者还没有到来,我倍感辛酸。

侧闻游子登高去,一枕羲皇梦里看:听说有远方的游子正在登高遥祝,我于是在梦中也看到了那如梦似幻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登高的诗。诗人以“九日小斋独作”作为全诗的起兴之笔,点明自己独处书斋中为重阳节而作诗。

“时际垂杨秋色寒”,这四句是诗人对重阳时节的描写。“垂杨”,杨柳。古人认为杨柳有惜春之意,所以借它来表达对秋日的感伤。“秋色寒”,暗示了季节已到深秋。“垂帘兀坐弄毫端”,描绘了诗人在秋意浓浓的时节,独坐在书房内,一边欣赏着窗外的垂杨摇曳,一边沉思着诗句。

“有心题糕韵又难”,“有意题糕韵又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创作诗歌的困惑和无奈。他想要写出符合节日氛围的诗,但又觉得难以下笔。这里的“糕韵”指的是节日里人们用来品尝的糕点上的花纹,象征着节日的喜悦和欢乐。

后四句则是诗人对重阳节的另一种感受。“黄菊虽开犹寂寞”,虽然黄色的菊花已经盛开,但诗人仍然感到孤独和寂寞。“白衣未至倍辛酸”,因为还没有收到远方亲友的慰问信,所以更加感到孤独和辛酸。

最后一句“侧闻游子登高去,一枕羲皇梦里看”,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用“羲皇”代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诗人梦见自己的朋友正登上高处,在梦中一同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这种梦境中的相聚,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喜悦。

这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好的节日场景之中,使人感受到那份特有的宁静和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