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飘渺。
碧海三山瑶草。
剑光寒。
玉斧滋晴露,琼花护醮坛。
灵随龙竹引,香逐凤箫残。
隐现金天掌,是毫端。
注释:
穹窿山:指南京的紫金山,山上有著名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墓。
施炼师:这里是指道教中的道士,施炼即指炼金或炼丹。
碧海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三仙岛,为神仙居住之地。
瑶草:指长生不老的药草,这里泛指仙草。
剑光寒:形容剑光闪烁,如同寒光一样。
玉斧滋晴露,琼花护醮坛:用玉斧浇注露珠,琼花保护祭坛。
灵随龙竹引,香逐凤箫残:灵性随着龙竹飘动,香气随着凤凰箫声消散。
隐现金天掌,是毫端:隐于金光闪闪的掌心,这里是比喻道士在道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道教仪式的诗。诗人通过对道士在道教仪式中的描绘,展现了道教神秘、庄严的氛围。首句“穹窿飘渺。”直接点明了地点——穹窿山,然后用“碧海三山瑶草”来描绘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色。接着,“剑光寒。玉斧滋晴露,琼花护醮坛。”两句则具体描述了道教仪式的过程,其中“剑光寒”形象地描绘了道士手中的剑光芒四射,“玉斧滋晴露”则用玉斧浇注露珠,增添了仪式的神圣感。最后两句,“灵随龙竹引,香逐凤箫残。”则进一步描绘了道士与天地自然的联系,以及他们在道教仪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充分展现了道教仪式的神秘和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