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筇短径小塘东,地胜清机息转蓬。
羲燧纪年穷瀁莽,惠庄同意得玄通。
移樽促影花窥镜,坐席容床石卧松。
丝柳拂桥长共记,迟归每咏舞雩风。
郭园公宴回文
支筇短径小塘东,地胜清机息转蓬。
羲燧纪年穷瀁莽,惠庄同意得玄通。
移樽促影花窥镜,坐席容床石卧松。
丝柳拂桥长共记,迟归每咏舞雩风。
注释:
- 郭园公宴回文:指在诗中反复使用“郭园公宴”作为主题。
- 支筇:拄着手杖。
- 短径:小路。
- 小塘东:位于东面的池塘边。
- 地胜:地势好、环境优美。
- 清机:清静的机缘或机会。
- 息转蓬:像转蓬一样随风飘荡。
- 羲燧纪年:羲和、燧人氏,传说中负责历法制定和火的使用。
- 瀁莽:广阔的原野。
- 惠庄同意:指《庄子·外物》中的惠庄之论,主张自然无为。
- 玄通:玄妙的道理,高深的学问。
- 移樽促影:移动酒杯,让影子靠近。
- 花窥镜:花朵映在镜子里。
- 坐席容床:摆放座椅,铺床榻。
- 丝柳拂桥:风吹动垂柳,轻轻拂过桥梁。
- 长共记:常常被记忆。
- 迟归:归来稍晚。
- 咏舞雩风:吟咏舞蹈时吹来的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郭园公宴场景的诗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中的欢乐气氛和文化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支筇短径小塘东”,描绘了诗人拄着手杖漫步于一条小径上的景象。这里的“支筇”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行走的姿态,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同时,“短径”和“小塘东”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次句“地胜清机息转蓬”,进一步描绘了宴会所在地的环境优势。诗人用“地胜”来形容宴会地点的优越条件,而“清机”则暗示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息转蓬”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三、四两句“羲燧纪年穷瀁莽,惠庄同意得玄通”,继续展开对宴会的描述。这里提到了羲和、燧人等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历法和火的使用技术,这些都与宴会的氛围相得益彰。而“瀁莽”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地点的原野景色,给人一种开阔而自然的感觉。
接下来的内容,“移樽促影花窥镜,坐席容床石卧松”,则转向了宴会的具体活动。诗人描述了在宴会上的各种情景,如移动酒杯使影子靠近花朵,铺开座位让石头躺卧,以及观赏窗外的风景等。这些细节都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喜庆氛围。
最后两句“丝柳拂桥长共记,迟归每咏舞雩风”,则是对整个宴会过程的回顾和总结。诗人用“长共记”表达了对这次宴会的美好回忆,而“迟归每咏舞雩风”则表达了诗人对那次宴会中舞雩风的特别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郭园公宴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宴会中的快乐、和谐与美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