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黎使逢中岛,今遇楢原意倍亲。
一载俞楼诗弟子,五年欧海小行人。
文明以后攻常近,悔吝之端震在邻。
努力东方兴亚会,毋忘同种出先秦。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岛陈政子德的邀请下,在日本游历时所作。全诗通过对比和对照,表达了他对日本文明的赞美和对东方复兴的期望。
- “我因黎使逢中岛,今遇楢原意倍亲。”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日本遇到中岛陈政子德的喜悦和亲切感。”黎使”指的是中国派遣到日本的使者,而“中岛”可能是他的名字。
- “一载俞楼诗弟子,五年欧海小行人。” ——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日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俞楼”可能是指作者的居所或学习场所,“诗弟子”可能是指作者在学习诗歌方面的表现,“欧海”可能是指作者在欧洲学习的经历。
- “文明以后攻常近,悔吝之端震在邻。”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日本文化的看法。”文明以后”可能是指日本的文化发展,”攻常近”可能是指日本对于周边国家的侵略行为,”悔吝之端震在邻”可能是指日本的侵略行为给邻国带来的伤害。
- “努力东方兴亚会,毋忘同种出先秦。”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东方复兴的期望。”东方兴亚会”可能是指一个致力于亚洲复兴的组织,”同种出先秦”可能是指亚洲人民应该记住他们的祖先来自古代。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期望的作品,通过对日本文化的赞美和对东方复兴的期望,展现了作者对和平与进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