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夕华灯里。谙尽愁滋味。
今年元夕月孤明。依旧无聊默坐、听深更。
江梅消息东风漏。人也如梅瘦。
冷香幽韵谱琴丝。却笑此情偏有、侍女知。

【解析】

“去年元夕华灯里。谙尽愁滋味”是说去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夜晚在华灯闪烁的场合,诗人已尝尽了忧愁之味;“今年元夕月孤明。依旧无聊默坐、听深更”是说今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夜晚,月亮又显得那么明亮,可诗人还是无聊得坐在那里默默地坐着,听着深夜的钟声;“江梅消息东风漏。人也如梅瘦”意思是:江边的梅花消息被漏泄出来了,人比梅花更消瘦;“冷香幽韵谱琴丝。却笑此情偏有、侍女知”意思是:那清冷的香味和幽雅的韵致仿佛在弹奏琴丝,可偏偏只有侍女知道这分情意。

【答案】

示例一:

虞美人·元夕

去年元夕华灯里。谙尽愁滋味。

今年元夕月孤明。依旧无聊默坐、听深更。

译文:

去年的元宵夜,灯火辉煌,我经历了种种的忧愁。

今年的元宵夜,月色清明,可我却无聊地坐在黑暗中,聆听着深夜里的钟声。

注释:

①元夕:指正月十五夜的灯节。

②谙:熟悉。

③孤明:明亮。

④冷香幽韵:形容梅花的芬芳清香。

⑤侍女:指歌妓。

赏析:

这首词以“元夕”为题,写词人在一个寂寞的夜晚,听到邻家女子的歌喉,想起往昔与情人欢聚的往事。

上片首句点明时间是在“去年”,说明词人对去年元宵节的情景记忆犹新。次句“谙尽愁滋味”,写出了词人因节日欢乐而带来的烦恼和忧愁。下句“今年元夕月孤明”,则进一步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

下片起句“江梅消息东风漏”,承接上文“月孤明”,点出此时正是春寒料峭时节,梅花开放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闺中女子耳中。接着“人也如梅瘦”,描写了女子的体态,既衬托了其美丽,也表现了其内心的忧郁。最后“冷香幽韵谱琴丝”,则将词人的情感引向高潮。他想象到,那清冷的香气,优美的音韵,就像在弹琴一样,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然而结尾处“却笑此情偏有、侍女知”,则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只有侍女知道这份情意。

全词通过对比,抒发了词人在寂寞的节日之夜思念恋人的情怀,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