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与自云轻,飞过千山路未平。
窗里灯光窗外月,微明。
远梦模糊易得醒。
已有乱蛩鸣,听到西风又晤惊。
绕屋青荷三万柄,三更。
都作芭蕉送雨声。

【注释】

身与自云轻:身体与白云一样轻盈。

飞过千山路未平:飞越了上千里的山道,但道路依然不平。

窗里灯光窗外月:在窗户里面点着灯,外面月亮也显得有些暗淡。

微明:微弱的光明。

远梦模糊易得醒:遥远的梦境变得模糊不清,容易醒来。

已有乱蛩鸣:已经听到蟋蟀开始呜叫了。

又晤惊:又一次让我感到吃惊。

绕屋青荷三万柄:围绕屋檐的青荷大约有三万柄。

三更:深夜三更时分。

都作芭蕉送雨声:都像是在用芭蕉叶来送雨的声音。

【赏析】
此词写秋夜之景和心境。上片写秋夜所见之境,下片写秋夜所感之情。
首句“身与自云轻”写自己的感觉,说自己仿佛飘然若仙、超然物外,飘飘欲仙。“自云”二字化用了《列子·周穆王》中西王母对汉武帝说的:“我,天帝之女,名曰瑶姬;生长玉门关旁,容貌甚美。”这“自云”二字,既表明了作者的超尘脱世,又暗含了作者对瑶姬的仰慕。“飞过千山路未平”,写自己如神仙般地飞过千山万水,而山道却依然不平,暗示出旅途的艰难险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窗里灯光窗外月,微明”,写夜晚,屋内的灯光照在窗外明亮的月光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微明”,即淡淡的光亮。“远梦模糊易得醒”,写夜晚,作者做了一个朦胧的梦,梦中的景象模糊不清,很容易让人醒来。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夜晚的宁静和舒适,又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梦境的留恋。
下片“已有乱蛩鸣,听到西风又晤惊”,写夜晚的动静。乱蛩(qióng)鸣,即蟋蟀叫,声音杂乱无章,这里用来比喻作者内心的纷扰与不安。“又晤惊”,是说又听到了西风的声音,使作者感到吃惊。这两句写夜晚的寂静与动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与忧伤。“绕屋青荷三万柄,三更”,写夜晚的景象。“绕屋青荷三万柄”是说屋檐周围有大约三万个荷叶,形象地描绘了夜晚荷叶茂盛的景象。“三更”,指的是深夜三更时分,也是作者思念家人的时候。这两句通过写夜晚的景色和时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结尾三句“都作芭蕉送雨声”,写夜晚的雨声。“都作芭蕉送雨声”,是说雨声如同芭蕉叶被风吹动时发出的沙沙声一样。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雨夜的宁静,还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孤独。这几句既写景,又写人,既写了夜晚的景色和时间,又写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