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忆处,墙绕院西楼。
红树窗前花斗锦,碧天帘外月如钩。
时序总悠悠。
销减了,少小旧风流。
午摘珠兰才被浴,晚开茉莉更梳头。
同坐看牵牛。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分析诗作情感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和注解进行赏析。首先要读懂全诗内容,然后逐句进行解读,最后总结出诗歌主旨。
“堪忆处,墙绕院西楼”,可忆处是诗人眼中的一处风景,“院”指宅院,“西楼”是指楼的位置,从字面上来看,诗人把西楼作为了记忆的载体。“红树窗前花斗锦,碧天帘外月如钩。”这两句写景,以景衬情,通过描写西楼前后的美景来衬托诗人对西楼的回忆。“红树”是诗人记忆中的西楼前的景色,而“月如钩”则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情感,即怀念之情。“时序总悠悠”是说时间过得很慢,表达了诗人对西楼回忆的留恋之情。“销减了,少小旧风流”,诗人感叹自己已经长大了,而西楼中少年时的风流韵事却一去不复返了。“午摘珠兰才被浴,晚开茉莉更梳头。”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珠兰”比作“珠玉”,将“茉莉”比作“金粟”,生动地描述了自己年少时的生活状态。“午摘珠兰”是诗人年少时候的一个场景,“被浴”则是诗人年轻时候的一种行为,“晚开茉莉更梳头”则是另一个场景,“更梳头”则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候的爱美之心。
“同坐看牵牛”意思是:一起坐着观看牵牛星。牵牛星是织女星,古代神话传说中,织女与牛郎被迫分别之后,每年七夕相会于牵牛星、织女星之间,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也是一首咏七夕的名篇,其中就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句子,可见七夕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这首诗就是借用了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对自己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
【答案】
①“堪忆处”是回忆之地,西楼是诗人眼中的一处风景;②“红树窗前花斗锦,碧天帘外月如钩”,写景,以景衬情,通过描写西楼前后的美景来衬托诗人对西楼的回忆;③“时序总悠悠”,“月如钩”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情感;④“销减了,少小旧风流”,诗人感叹自己已经长大了,而西楼中少年时的风流韵事却一去不复返了;⑤“午摘珠兰才被浴,晚开茉莉更梳头”,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珠兰”比作“珠玉”,将“茉莉”比作“金粟”,生动地描述了自己年少时的生活状态;⑥“同坐看牵牛”,诗人借用了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自己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