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余来京师,喜与君周旋。
仓皇颠沛中,感君意缠绵。
相期在千古,知君念己坚。
惭余学卤莽,不能有所宣。
徒与俗龃龉,自省亦多愆。
幸遇浩荡恩,得放早归田。
自此共野老,耕凿安尧天。
但乐闻贤者,所学益精专。
正谊明道志,皎然日月悬。
茧丝牛毛理,直接先民传。
正学既昌明,爝火尽弃捐。
统纪从兹一,王道惟平平。
始信俗可移,只在日乾乾。
村农亦狂喜,光耀满林泉。

【注释】

自余来京师:我自从来到京师。

仓皇颠沛中:在仓皇颠沛之中。

相期在千古:相约在千秋万代。

惭余学卤莽:惭愧我没有学问。

徒与俗龃龉:只与世俗抵触,指不随俗。

幸遇浩荡恩:庆幸遇到皇上的恩典。

早归田:及早辞官回乡。

野老:乡下老人,这里指隐士。

耕凿安尧天:在尧舜那样的太平盛世中从事农耕。

但乐闻贤者:只是愿意听到有才德的人。

正谊明道志:正心修身,弘扬道义和志向。

皎然日月悬:明亮如日月高悬。

茧丝牛毛理:像蚕丝和牛毛般细密。

先民传:先人相传。

正学既昌明:正道的学术已经昌明。

爝火尽弃捐:像微薄的火焰一样被丢弃了。

统纪从兹一:天下的纲纪从此统一。

王道惟平平:王者之道只有平和。

始信俗可移,只在日乾乾:终于相信习俗可以改变,关键看你是否努力。

村农亦狂喜:村中的百姓也感到非常高兴。光耀满林泉:光华照耀着整个山林泉流。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赠给张长史庶常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赞美张长史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张长史的敬仰之情,同时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美好愿望。

首联“自余来京师,喜与君周旋”,表明作者来到京师,很高兴和张长史在一起交往。

颔联“仓皇颠沛中,感君意缠绵”,描述了作者在仓皇颠沛之中感受到张长史的关怀和深情。

颈联“相期在千古,知君念己坚”表达了两人相约在千年之后仍然保持联系,并知道张长史始终念念不忘自己。

尾联“惭余学卤莽,不能有所宣”、“正谊明道志,皎然日月悬”、“茧丝牛毛理,直接先民传”、“正学既昌明,爝火尽弃捐”、“统纪从兹一,王道惟平平”,分别表示作者谦虚自己的学识浅薄,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强调正道的学问已经昌明,那些微弱的火光般的学说已经被抛弃了。最后两句指出天下的纲纪从此将统一,君王的道路只有平和。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歌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