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闻茶响,似有蝉鸣,便作冷香空翠想。
无聊无赖,渌水廊边自来往。
凭阑望。
半房莲子,几箸莼丝,谁信已将秋细酿。
怪底楼前,今夜明云,分外凄爽。
暗惆怅。
蛩语乍亲枕函,砧韵渐生门巷。
怕是愁人此时,易添羁况。
滆湖上。
差有月屿风潭,非无钓船菱榜。
何不五湖归去,傲然呼长。
泛清波摘遍 立秋日憺园塔影轩作【注释】:泛清波,指在湖上荡舟。
【赏析】:首句“泛清波”是写游湖的兴致,点出时间在初秋,为下文写秋天景色张本。次句“立秋日”,点明节令和天气。三、四句由景入理,说听到茶声,便联想到了蝉鸣,而蝉之叫声又似乎带有一股清凉的气息,于是便觉得四周弥漫着一种空翠(深绿色),这是诗人对秋天特有的感觉。
稍闻茶响,似有蝉鸣,便作冷香空翠想。
【注释】:空翠:青绿色的树荫。
【赏析】:诗人在泛舟湖上时,听到阵阵茶声,顿觉心旷神怡,便产生了一种空翠之感。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湖上风光之美妙,而且表现了诗人心境之宁静。
无聊无赖,渌水廊边自来往。
【注释】:闲散无事,无所事事。
【赏析】:“无聊无赖”,形容游人的悠闲自在。“渌水廊边自来往”,是说在这闲散无事的游人中,有一个人在绿波荡漾的水边来去自如。
凭阑望。
半房莲子,几箸莼丝,谁信已将秋细酿。
【注释】:凭阑望:站在栏杆上远眺。
【赏析】:这里写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半房莲子”一句,是说荷花池里,半塘莲子已经成熟了。“几箸莼丝”则描绘了池塘里的莲藕,像筷子一样粗。“谁信已将秋细酿”则是说,谁能相信这些莲子和莼菜都已经经过了一个秋天的酝酿。
怪底楼前,今夜明云,分外凄爽。
【注释】:怪底:奇怪。
【赏析】:这句诗中的“怪”字用得极为传神,它不但表现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象的感受,而且也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明云”指的是乌云密布的天空。
暗惆怅。
蛩语乍亲枕函,砧韵渐生门巷。
【注释】:蛩(qióng)语:蟋蟀的叫声。亲:贴近。枕函、砧韵:都是古代妇女用来抒发情感的用具。
【赏析】:这句诗中的“暗惆怅”三个字,既表明了人物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景物的特点。“蛩语乍亲枕函”,说的是蟋蟀的叫声刚刚亲近了枕匣;“砧韵渐生门巷”,则是说那捣衣之声已经飘进了小巷。
怕是愁人此时,易添羁况。
【注释】:羁况:因羁旅行役而产生的苦闷。
【赏析】:这里的“只怕”一词,既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担忧,也表现了他对这种担忧的无奈。“易添羁况”,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不安和痛苦。整首诗从开头到结尾,都充满了作者对于秋天、对于大自然、对于人生的种种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