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复何伤,终不掩、文章光价。
曾抵突、不知屈宋,何论沈谢。
一曲楚声愁筑破,半生情泪如铅洒。
尽腹中、容得百千人,如卿者。
好觅个、西村罅。
竟须在、南山下。
结斩蛟射虎,疏狂之社。
梦里悲欢槐国蚁,世间得丧邻翁马。
语前驺、叱驭且从容,余归也。

【注释】

亦复何伤,终不掩、文章光价。亦复何伤: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终不掩:终究掩饰不了。

曾抵突、不知屈宋,何论沈谢。曾抵突;曾经与屈原、宋玉相比,不知比屈原、宋玉如何,何论:哪里比得上。

一曲楚声愁筑破,半生情泪如铅洒。一曲楚声愁筑破,半生情泪如铅洒:一声楚地的歌声使人愁思满怀,半生的泪水如同铅一般沉重。

尽腹中、容得百千人,如卿者。尽腹中:全部的胸襟可以容纳成百人,像你这样的人才。

好觅个、西村罅。好觅个、西村罅:好找个西面的小缝隙,比喻有可乘之机会。

竟须在、南山下。竟须在、南山下:一定要在南面的山脚下,这里指要隐居山林。

结斩蛟射虎,疏狂之社。结斩蛟射虎,疏狂之社:结交那些能杀死蛟龙、射杀猛虎的人,结交一些狂放不羁的朋友。

结:交朋友。

梦里悲欢槐国蚁,世间得丧邻翁马。梦里悲欢槐国蚁,世间得丧邻翁马:在梦中悲哀快乐像蚂蚁一样忙碌奔波,在世上得失成败像老翁骑着马一样匆匆忙忙。

语前驺、叱驭且从容,余归也。语前驺、叱驭且从容:话还没说完,就吆喝着让车夫驾车走人,我只好回家了。

【赏析】

此诗作于渡江后上船之际。作者因政治上的失意,心情抑郁不平,借写自己的心情,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全诗以“愁”字统领全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之情。

首联“亦复何伤,终不掩、文章光价。”诗人用反诘句式,表明自己即使受到挫折,也不会抹去自己的才华和名声。

颔联“曾抵突、不知屈宋,何论沈谢”,通过对比屈原和宋玉以及李白和谢灵运等人,表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

颈联“一曲楚声愁筑破,半生情泪如铅洒”,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楚国的乐曲比作催人泪下的乐器,将情感比作铅般沉重的泪滴,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好觅个、西村罅,竟须在、南山下。”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愿望,也暗示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情感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的不幸。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