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西泠,徐稚下、陈蕃之榻。
记当日、湖山浓淡,宾徒杂沓。
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
几何时、云水竟飘然、携瓢衲。
室有妇,机声匝。
塾有子,书声答。
喜鸿妻操作,龙驹蹙踏。
设帨九天喧管籥,称觞七郡倾壶榼。
正中秋、月照浙江潮,银光合。
诗句释义:
- 曾在西泠,徐稚下、陈蕃之榻。——在杭州西湖边的西泠印社,徐孺子曾在此设榻接待过陈蕃。
- 记当日、湖山浓淡,宾徒杂沓。——回忆当时的西湖景色,山色湖光交织,宾客如云。
- 夜雨对眠灵隐寺,春帆竞掠雷峰塔。——夜雨中与友人共眠于灵隐寺,春日里乘船竞渡于雷峰塔。
- 几何时、云水竟飘然、携瓢衲。——何时能像张天师一样,云游四海,手持瓢笠。
- 室有妇,机声匝。——家中妻子忙碌,织机声不绝于耳。
- 塾有子,书声答。——儿子读书的声音不断,勤奋好学。
- 喜鸿妻操作,龙驹蹙踏。——喜悦于妻子忙碌操持家务,儿子如龙驹般勤学好问。
- 设帨九天喧管籥,称觞七郡倾壶榼。——在天上为九天的神仙们设置酒宴,七郡的人们举杯共饮。
- 正中秋、月照浙江潮,银光合。——正当中秋之夜,月光映照在浙江的潮水之上,银光闪烁。
译文:
昔日西泠湖畔,徐孺子曾在此榻下接待陈蕃。
西湖美景历历在目,宾客往来如同云烟。
夜里雨声伴随着我入眠于灵隐寺,春天的船只在雷峰塔旁争先恐后。
何时能够如张天师一般,云游四海,手执瓢笠?
家中妻子忙碌不已,织机声此起彼伏。
儿子读书勤奋,声音不断回响。
妻子忙碌家务,儿子勤奋向学。
为九天上的仙人举办盛宴,七郡的人们举杯畅饮。
正遇中秋佳节,月光洒落浙江潮上,银色光芒闪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武林徐世臣和邵孺人六十岁寿辰的祝福。诗中描绘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从湖山景色到家庭生活,再到节日盛况,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家庭和睦、事业成功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