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凉时节。
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
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
断蝉岂为西风老,伴孤吟、一枝凄绝。
雁绳横写,夕阳明处,乱峰残缺。
曾倚艇、春江烟阔。
想百尺朱楼,暮帘时戛。
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
乌衣玉尘风流在,尽年年、负他桃叶。
几时问渡,秦淮听数,旗亭歌阕。

新凉时节。

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

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

断蝉岂为西风老,伴孤吟、一枝凄绝。

雁绳横写,夕阳明处,乱峰残缺。

曾倚艇、春江烟阔。

想百尺朱楼,暮帘时戛。

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

乌衣玉尘风流在,尽年年、负他桃叶。

几时问渡,秦淮听数,旗亭歌阕。

赏析:
《桂枝香·寄怀白下何次德孝廉》是清代华胥的一首词作,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

诗的前两句“新凉时节”,描绘了一个清新凉爽的季节景象,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接下来的句子“怅秣陵潮远,鸣鸡天末”则进一步扩展了这幅画面,描绘出秣陵(今南京)潮水涨落的景象,以及远处传来的鸡鸣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遥远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蓼雨颦波,不尽闲愁相接”,以蓼草上的雨滴涟漪为喻,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与不安。然而,“断蝉岂为西风老,伴孤吟、一枝凄绝”却又透露出一丝希望与坚定,表明尽管面对困境,作者依然能够保持坚韧与乐观。

“雁绳横写,夕阳明处,乱峰残缺。”这一句通过描绘夕阳下的乱石峰峦,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苍茫。而“曾倚艇、春江烟阔”则又带出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江面上,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诗的后半部分继续深化了这种情感。“想百尺朱楼,暮帘时戛”,“朱楼”象征着繁华与喧嚣,而“暮帘时戛”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燕子身轻,何事不随花月”则通过燕子自由飞翔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两句“乌衣玉尘风流在,尽年年、负他桃叶”,则再次强调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一幅既美丽又富有深意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