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何处一登高,小坐层楼兴亦豪。
未有文章讥落帽,可无诗句学题糕。
谣传啄燕非关赵,树绕栖乌竟火曹。
风雨满城增客感,归来且共饮醇醪。
【注释】
九日:九月九日,指重阳节。
偕同人:和同辈的人一起。
观音阁: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观音山上,唐时建有观音阁。
兴亦豪:兴致也很豪放。
落帽:唐代诗人杜甫在《秋兴八首》中写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其中一句:“未须如相舍,先装一斗粮。雨多玄豹死,风急显鸿忙。”这里的“玄豹”是指秋天的豹子,因为到了深秋季节,天气变冷了,玄色的豹子就会死去。“显鸿”,是比喻大雁。
题糕:把糕饼贴在墙上或门额上,以应节日。
啄燕、栖乌:这里借燕子和乌鸦来暗讽自己的遭遇。
谣传啄燕非关赵:传说中,有人曾说燕子啄泥筑巢是出自赵高(秦朝宦官)之手,而乌鸦却因被赵高所害而不得安身。这里用“啄燕”暗指自己。
火曹:火官。这里借指官场,说自己因直言进谏而受到诽谤。
风雨满城增客感:意思是说外面风雨交加,使得整个城中的人更加感慨。
醇醪:美酒。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联,每联由五个字组成。前两联写登高赏景之乐,后两联写仕途坎坷之悲。
第一联“秋江何处一登高,小坐层楼兴亦豪”,写的是自己在秋江边登上高楼,心情十分舒畅。这句诗中的“秋江”、“登高”、“层楼”等词语,都为后面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第二联“未有文章讥落帽,可无诗句学题糕”,写的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这里的“文章”指的是文人的文章;“落帽”是指古代的一种帽子,因为秋天天气寒冷,人们都喜欢戴帽子;“题糕”则是指古人常把糕饼贴在墙上或门额上,以示庆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己没有文章批评那些像赵高一样的人,但也可以写一些诗句去讽刺那些像乌鸦一样被人伤害的人。
第三联“谣传啄燕非关赵,树绕栖乌竟火曹”,写的是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的无奈和愤慨。这里的“啄燕”和“栖鸟”分别借指自己和赵高;“谣传”则是说有些人故意传播谣言来攻击别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有人造谣说燕子啄泥是在模仿赵高的手法,但是自己并没有这样做。
第四联“风雨满城增客感,归来且共饮醇醪”,写的是自己回到家乡后的喜悦和畅饮的情景。这里的“风雨”是指外面的天气;“醇醪”则是美酒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外面风雨交加,但是回到家后心情十分愉快,可以尽情地畅饮美酒。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在重阳节登高赏景时的豪迈心情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归家后的畅饮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双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