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面东风寒食暮。
吹起杨花,点点飘春去。
才被晴丝牵欲住。
猛添一阵惺忪雨。
莫更催归啼杜宇。
过了春分,春梦还无据。
一片斜阳迷远绪。
可怜忘却来时路。
【注释】
①扑面:迎面。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五月初五日,禁火寒食,民间有折柳插门的风俗。暮:傍晚。
②吹起:风把柳絮吹起。
③点点:柳絮像星一样密集。
④晴丝:春风吹拂着的柳絮。
⑤惺忪雨:细雨纷纷。
⑥莫更催归啼杜宇:不要催促杜鹃鸣叫。杜宇,又名子规,相传是蜀帝杜宇死后魂化为鸟,每年春天飞向南方,其声呜切,古人以为感伤之音,因此又称为“催归”。
⑦过(guò)去:经过,度过。
⑧来时路:回家的路。
【译文】
春风迎面吹来,吹得杨花飞舞,像星星一样飘荡而去。才被春风轻轻牵引,想要留住。却猛不丁地一阵细雨迷住了眼睛。不要再催促那杜鹃鸟鸣叫。过了春分,春天的梦还无依无据。夕阳斜照,迷茫了遥远的道路,可怜自己已忘了归途。
【赏析】
此词写春天的景色及作者游春的感受和心情。全词写尽了春日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开头两句“扑面东风寒食暮”写春风拂面,寒食节的黄昏。“扑面”一词,形容春风迎面而来,给人带来的感觉非常强烈,仿佛要扑到人身上似的。“东风”一词,不仅写出了季节的特征,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春天的美好。“寒食”,指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天,人们禁火扫墓,踏青游玩。而这一天又是清明节,所以“暮”字用在这里,既写出了天色的暗淡,也暗示出了天气的寒冷。“吹起杨花,点点飘春去”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杨柳树的嫩叶刚刚长出,随风飘动,像是杨花一样。这些杨花随着春风飘散开来,就像春天的使者,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的句子“才被晴丝牵欲住”中,“晴丝”一词,既形容了春风的柔和,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当这缕温柔的风拂过脸庞时,似乎能将人的心情都带走。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之间,一阵小雨降临。这里的“猛添一阵惺忪雨”一句,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也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一方面,“惺忪”二字,既可以理解为形容春雨的朦胧、模糊,也可以理解为形容人的眼花撩乱,心烦意乱的状态。另一方面,“猛添一阵”则直接点明了春雨来得快、来的猛烈的特点。
最后两句“莫更催归啼杜宇”中,“莫”字用在这里,既表示了劝阻的意思,也暗示了诗人对春日美景无法挽留的心情。而“过去”一词,既表达了时间的概念,也暗示了春天的流逝和不可逆转的事实。最后一句“过了春分,春梦还无据”,则进一步强调了春梦的短暂和虚无。春梦虽然美好,但终究是虚幻的,无法抓住和拥有。
本词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独特感悟。整首词既有景致之美,又有情感之深,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