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还似无情却,牵惹为谁飘坠。
冰魂绮质,装点多少,谢家诗思。
畏雨惊风,也还不似,梨花深闭。
倩朱楼碧瓦,危墙禁锁,凭与欲眠还起。
有恨千条万绪,看离亭、打团成块。
才来又去,蜂心共扰,禽声同碎。
将比伊谁,雾迷秋峤,雪浮春水。
欲教谁偎伴,相怜春老,有梧桐泪。
这首诗是苏轼用章质夫、苏东坡的原韵写的。它描绘了杨花的飘落,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以下是逐句翻译:
- 有情还似无情却,牵惹为谁飘坠。
(有情感的事物仿佛又像无情的东西,究竟是为了谁而飘落呢?)
- 冰魂绮质,装点多少,谢家诗思。
(冰清玉洁的灵魂,美丽的外表,装饰了多少文人的诗思。)
- 畏雨惊风,也还不似,梨花深闭。
(怕受风雨惊吓,却又不如梨花深闭。)
- 倩朱楼碧瓦,危墙禁锁,凭与欲眠还起。
(想要在红楼碧瓦下倚靠,却又被高墙禁锁,只能起身再睡。)
- 有恨千条万绪,看离亭、打团成块。
(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恨意,看着离亭的景色,就像一团乱麻一样。)
- 才来又去,蜂心共扰,禽声同碎。
(刚刚来到又离去,蜜蜂的心和鸟的叫声都在搅乱。)
- 将比伊谁,雾迷秋峤,雪浮春水。
(谁能和它相比呢?秋天的山峰被雾气遮住,春天的水面上飘着白雪。)
- 欲教谁偎伴,相怜春老,有梧桐泪。
(想教谁陪伴呢?因为春去秋来,我不禁感到悲伤,流下了像梧桐叶一样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花的飘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以杨花作为载体,借物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冰魂绮质”、“秋峤”、“春水”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