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斜树水黄梿。
荒馀知几年。
时人能说野王阡。
还因姓字传。
深秋木落应谁扫,年年有寒菊清泉。
不须凭吊湿牛山,沧桑又海田。

枯藤斜树水黄连。

荒余知几年。

时人能说野王阡。

还因姓字传。

注释:枯藤,枯萎的藤蔓。斜树,倾斜的树木。水黄连,黄色的水草。荒余,荒芜的余地。知几年,不知道多少年。时人,当时的人们。说,谈论。野王阡,指代野王墓。姓字传,通过姓氏来传颂。沧桑,世事变迁。又海田,又变成一片农田。

赏析:这首诗是顾野王(公元518—547年)《金铜释迦像铭》中的一段。顾野王为南朝陈朝的文学家、史学家,曾官至中书舍人。他的《金铜释氏图经》是一部佛教造像集,其中记载了南朝梁代高僧宝志法师的事迹和形象,被后人奉为“神异”。诗中描写宝志法师坐禅入定后,其形貌化为一尊金铜佛像。诗的前四句写宝志法师生前修行之苦。后六句写宝志法师涅槃后的功德。全诗表达了对宝志法师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