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得绿蓑铁笛。消受短篷秋月。
帆影入江流。小于鸥。
目极楚天遥甸。潮接海门如线。
一点着杯梢。是金焦。

注释:

  • 昭君怨:一种词牌名,通常用来写女子的哀愁。
  • 江行:指在江河中行走。
  • 消受:能够承受或忍受。
  • 帆影:指船上的帆和影子。
  • 小于鸥:比喻船小如鸥鸟。
  • 楚天遥甸:形容天空辽阔,与楚地遥远。
  • 潮接海门如线:指潮水与海水相接,像一条细线。
  • 一点着杯梢:指杯子上的点(可能是指茶或酒的点缀)正对着杯子的口。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行景色的词,通过描绘江行的环境和感受,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楚地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江行”为主题,通过描绘江行的环境、感受和所见所感,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楚地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带得绿蓑铁笛,消受短篷秋月。”描述了词人带着绿蓑和铁笛,在秋天的月光下乘坐小船行进的情景。这里的”绿蓑”指的是用绿色草制成的蓑衣,”铁笛”则是一种用铁制作的长笛,两者都是词人出行时携带的物品。而”消受”则表示能够承受或忍受的意思,这里指词人能够承受或忍受这样的环境。

第二句”帆影入江流,小于鸥。”进一步描绘了江行的景色。这里的”帆影”指的是帆船的影子,”小于鸥”则是比喻词人的船小得像鸥鸟一样。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江行景色的欣赏和感慨。

第三句”目极楚天遥甸,潮接海门如线。”继续描绘了江行的景色。这里的”楚天遥甸”指的是天空辽阔,与楚地遥远,”潮接海门如线”则是指潮水与海水相接,像一条细线。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楚地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一点着杯梢,是金焦。”则是对前面景物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一点”指的是杯口上的点,这个点可能是茶或酒的点缀,”是金焦”则是比喻这个点象征着远方楚地。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楚地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江行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远方楚地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也展现了词人的才情和想象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