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钩响断,玉箫声断,更苦玉人音断。
清明上已总无聊,欲飞去、晴江南岸。
小园春半,小窗月半,尤喜小楼天半。
黄莺紫燕不曾来,只螮蝀、与人作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做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浏览选项,对照原诗理解诗意,最后按照试题要求作答即可。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解答时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加以理解。本题中,“鹊桥仙”是词牌名,这里指词的标题。

第一句:玉钩响断,玉箫声断,更苦玉人音断。玉钩:古代的一种装饰品,用玉石制成。这句说玉器发出的声音已经消失。第二句:清明上已总无聊,欲飞去、晴江南岸。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或6日。上巳:古人于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到水滨沐浴,以祓除不祥,后来就成为祭祖的节日。这句说清明节总是感到无聊,想要飞往江南。第三句:小园春半,小窗月半,尤喜小楼天半。小园:即园林,泛指花园。这句说园林的一半春天,小窗一半月亮。第四句:黄莺紫燕不曾来,只螮蝀、与人作伴。黄莺、紫燕:两种常见的鸟。螮:一种昆虫。这句说连黄莺紫燕也不来,只有螮虫和人相伴。

【答案】

鹊桥仙

(宋)秦观

玉钩响断,玉箫声断,更苦玉人音断。

清明上己总无聊,欲飞去、晴江南岸。

小园春半,小窗月半,尤喜小楼天半。

黄莺紫燕不曾来,只螮蝀、与人作伴。

注释:

1.玉钩:古代的一种装饰品,用玉石制成。2.玉箫:吹奏乐器,多用于宫廷音乐表演,此处泛指乐器。3.玉人:美女。4.清明上己:清明节和上巳节,都是古代的重要节日。5.螮:一种昆虫。6.作伴:陪伴。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词。这首词描写了闺怨的情状,抒写了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词的前二句写景,景中有情;后两句写人,人中有景。全词构思巧妙,情景交融。前两句先写物声,再写人声。物声:玉钩响断,玉箫声断。这两句写玉器发出的声音已经消失,暗示着女主人公的心情十分哀怨。人声:更苦玉人音断。这一句直接点出“人”,说明女主人公正在为相思而苦恼。后两句写景:小园春半,小窗月半。这两句写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小园春半,小窗月半,这两句写出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幽静、清冷,进一步突出她孤寂的心情。最后写人:尤喜小楼天半。这一句是女主人公最喜爱的景色,她喜欢在天半的小楼上看风景,这表现出她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