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馀睡起茶初熟。
一竿爱写玲珑玉。
叶叶枝枝浓淡各。
还须属。
三更窗外秋声莫。
娟娟稳称轻绡薄。
图成好置阑干角。
待得晚凉新雨足。
天如沐。
月痕倒挂梢头绿。
【注释】
午馀:午后。茶初熟:茶叶刚刚泡好。一竿爱写玲珑玉:我偏爱写竹的意境。玲珑,形容竹子的形态。叶:指竹林中的竹叶。枝枝:每一根竹子。浓淡各:指竹子的粗细、长短各不相同,颜色也各有特色。还须属:还需要画。三更:深夜。窗外:指画竹的窗边。秋声:秋天的声音,此处指蟋蟀的鸣叫。娟娟:美丽的样子。称:符合,这里指适合。轻绡薄:薄薄的绸缎。阑干角:栏杆的转角处。待得晚凉新雨足:等到晚上的凉爽和刚下过的细雨停息了。天如沐:天空好像被洗过一样干净明亮。月痕倒挂梢头绿:月亮倒映在竹叶上如同绿色的小点。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一幅陈野航画上的竹景。诗人通过描写画中之景,表现了自己对竹的喜爱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画中竹景,后两句写自己对画中竹的感受,最后两句是想象未来的美好情景。
首句“午馀睡起茶初熟”,以闲适的心情写起床时茶已煮好的情境,暗示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第二句“一竿爱写玲珑玉”,用“玲珑玉”比喻画出的竹子,写出了竹子的挺拔秀美。第三句“叶叶枝枝浓淡各”是对竹子的形象刻画,写出了竹叶的不同状态。第四句“还须属”,说明作者需要完成这幅画,这一句也隐含着对画家的期许和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画中竹子的喜爱之情。
后两句“三更窗外秋声莫”与前三句形成呼应,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心境,同时将画面推向了高潮。“三更”一词,既点明时间,又暗含着深夜的寂静。而“秋声莫”则是诗人在深夜里听着窗外的蟋蟀声,心中产生了一种孤独感。
接下来两句“娟娟稳称轻绡薄”,“娟娟”是形容女子美丽的神态,这里借指画中的竹子。“轻绡薄”是形容画纸的质感轻盈。诗人通过对画面中竹子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这幅画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最后两句“图成好置阑干角”,意思是这幅画画好了,可以摆放在栏杆边上欣赏了。“待得晚凉新雨足”则是指天气渐渐转凉,新雨也停歇了,为观赏这幅画做好了准备。最后一句“天如沐”是说天空像被洗净过一样,非常明亮。“月痕倒挂梢头绿”则是诗人看到月亮倒映在竹叶上的情景,仿佛看到了绿色的月影,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美好。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题画诗,诗人通过对画中之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画中景色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画面中竹子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