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西风昼怒号,山寒九月马归槽。
路危怪石惊将坠,天纵诸峰势竞高。
罗甸一军深壁垒,滇池千顷沸波涛。
劳人何限登临意,不向糟丘觅二豪。

【注释】

黔灵山:位于贵州,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赤松上人:唐代僧人。

罗甸:今属贵州,古时曾设罗甸县。

滇池:云南的一个大湖泊。

糟丘:酒渣堆积的地方。

二豪:指李白、杜甫,当时诗人多以豪放著称。

【赏析】

《九日同赤松上人登黔灵山最高顶四首》其二:这首诗描写黔灵山上壮丽奇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幅壮丽而神奇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首句“空谷西风昼怒号”,描绘了黔灵山空谷中的西风吹动树木发出怒吼声的景象。这里的“空谷”和“西风”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荒凉的背景,使人感到一种孤独和寂静。接着,第二句“山寒九月马归槽”,描绘了深秋季节黔灵山上寒气袭人的景色以及马匹归圈的情景。这里的“山寒”和“马归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第三句“路危怪石惊将坠”,描绘了道路险峻且陡峭的景色以及石头摇摇欲坠的危险景象。这里的“路危”和“怪石”都给人一种不稳定和危险的感觉,使人们不禁联想到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最后一句“天纵诸峰势竞高”,则表现了诸峰争雄的壮阔气势。这里的“天纵”和“诸峰”都给人一种超越尘世、超凡脱俗的感觉,使人们不禁为之赞叹不已。

第四句到第六句则是对整个黔灵山景色的概括性描绘。第七句“罗甸一军深壁垒,滇池千顷沸波涛”,描绘了罗甸县军队驻扎在山间,波涛汹涌的滇池波光粼粼的景象。这里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热闹而又繁华的世界之中。第八句“劳人何限登临意,不向糟丘觅二豪”,则是诗人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这里的“劳人”和“二豪”都是指那些辛苦劳作的人们和豪放洒脱的诗人,通过对比他们的不同境遇,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诗人自身处境的理解与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