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阔宜烟,峦明在水,西风早晚江头。
乌桕千林,萧疏染出丹邱。
真州诗句新城撰,记当时、小舫清游。
听渔讴,张翰乡心,吹落沧洲。
是谁借此荆关笔,写茭塘波软,柳陌云柔。
小隐仙源,红衣可傲公侯。
桥东篱舍篝灯静,配山厨、莼叶梅篘。
醉还休,拄杖柴门,月绮霜浮。
【注释】
「半江红树卖鲈鱼」句:意思是说,在烟水迷濛的江面上,一色红色的树林中飘荡着卖鲈鱼的帆影。
「乌桕千林」句:指江南水乡的景色。乌桕木是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秋天变红色,是南方常见的树木。
「真州诗句新城撰」句:意思是说,真州(今江苏仪征)新城有一首描写小舟清游的诗句。
「听渔讴」三句:意思是说渔民唱着歌儿,吹起笛子,张翰思念家乡的心情也随之飘散了。张翰是东晋人,他因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洛阳,便辞官回乡。
「是谁借此荆关笔」句:意思是说,是谁用这笔墨描绘出茭塘波软、柳陌云柔的美景呢?
「小隐仙源」句:意思是说,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小隐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桥东篱舍」三句:意思是说,在桥东篱笆旁的房子里,点上了油灯,准备晚餐。
「醉还休」三句:意思是说,喝得大醉后,还要回家去,只好拄着手杖,从柴门进入,看见那如锦绣般美丽的月光和飘浮的霜。
【赏析】
此词以“高阳台”为题,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作者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悲。
上片开头两句:“溆阔宜烟,峦明在水,西风早晚江头。”意思是说,水边宽阔的芦苇地烟雾缭绕一片,远处的山峦在江面上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烟”字写出了烟雨蒙蒙的景象;“西风”一词则写出了秋风吹过水面的声响。
接下来两句:“乌桕千林,萧疏染出丹邱。”意思是说,乌桕树林中一片萧疏,映照出丹丘山的美景。这里的“萧疏”一词写出了树林中稀疏的景象;“丹丘山”则是作者的故乡,所以这里写出了故乡的美丽。
“真州诗句新城撰”,意思是说,在真州新城有一首描述小舟清游的诗句。这里的“真州”和“新城”都是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江苏省仪征县和扬州市。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在真州的家乡,乘着小船在江面上游玩的情景。
“听渔讴,张翰乡心,吹落沧洲。”意思是说,听到渔民唱着歌儿,张翰思念家乡的心情也随之飘散了。这里的“张翰”是指东汉末年的名士张翰,他曾看到秋风起而想到故乡洛阳,于是便辞官回乡。这句中的“乡心”指的是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是谁借此荆关笔?”意思是说,是谁用这笔墨描绘出茭塘波软、柳陌云柔的美景呢?这里的“荆关笔”指的是古代画家荆浩和关仝,他们的作品以雄浑豪放著称。这句中的“笔”指的是他们的画作。
“小隐仙源,红衣可傲公侯。”意思是说,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小隐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小隐山”指的是一个隐士居住的地方,也是作者的故乡。这句中的“公侯”指的是古代的贵族或诸侯王。
“桥东篱舍篝灯静,配山厨、莼叶梅篘。”意思是说,在桥东的篱笆旁点起了灯火,准备晚餐。这里的“篱舍”指的是简陋的房屋或住所。这句中的“炊”指的是做饭。
“醉还休,拄杖柴门,月绮霜浮。”意思是说,喝得大醉后,还要回家去,只好拄着手杖,从柴门进入,看见那如锦绣般美丽的月光和飘浮的霜。这里的“柴门”指的是简陋的小门。这句中的“绮”指的是美丽的花纹或图案。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