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山灵、依依如昔,十年清梦不到。
底须鞋笋兼筇竹,随分行吟都好。
烟陌绕。
有瓜紫姜青,绣错红莲稻。
有林更窈。
愿结屋编篱,挈僮携鹤,住我此乡老。
乘余兴,还入前溪幽邈。
襟尘飒爽如扫。
仙翁去海丹台迥,天际白云了了。
沉晚照。
听响落僧钟,渐渐田歌少。
归须尚早。
且暂憩藤阴,待伊月上,整理涧南棹。

【注释】

  1. 摸鱼子·自灵峰迤逦而南岩壑益邃居无鄙人南溪武陵之胜或抗之庚寅重过忽忽忆总角之游真如梦隔世也倚此以志今乐:摸鱼儿。这首词写词人重游旧地,感慨万千。
  2. 清梦不到:指自己十年未到过这里。
  3. 鞋笋:即笋鞋,穿竹鞋。筇竹:竹杖。随行:随着行走。
  4. 烟陌:烟雾缭绕的道路。
  5. 有林更窈:有树林的地方更加幽深。
  6. 结屋编篱:建造房子,编扎篱笆。
  7. 挈:带领。
  8. 乘余兴,还入前溪幽邈:趁着兴致,再回到前面的溪边幽静的小路。
  9. 仙翁:对隐士的尊称。去海丹台迥:离开海边的高台很远很远。仙翁去海丹台迥:离开海边高台很远。
  10. 天际白云了了:天边白云飘荡。
  11. 沉晚照:夕阳西下。
  12. 田歌少:田间歌声少了。
  13. 归须尚早:回家还要提前一些。
  14. 藤阴:树荫。
    【赏析】
    《摸鱼儿·自灵峰迤逦而南岩壑益邃居无鄙人南溪武陵之胜或抗之庚寅重过忽忽忆总角之游真如梦隔世也倚此以志今乐》是南宋辛稼轩所作的一首词,上阕回忆十年前在武陵山中的生活和感受;下阕抒发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归隐的愿望。全词语言朴实自然,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退居带湖后所作。上片首三句点明地点。”灵峰”为武陵山名,因武陵源在湖南境内,所以用它来泛指武陵山。”迤逦”形容山势曲折绵延不绝。”清梦”指隐居生活。这两句说,我住在武陵山中,像那灵峰一样曲折绵延,但十多年来没有到过这里。”底须”意为何需要。”鞋笋”指穿竹履。”筇竹”指手执的竹杖。”随行”指随时而行。”行吟”指漫步吟诗。”烟陌”指烟云缭绕的小路上。”有瓜紫姜青,绣错红莲稻”写当地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有林更窈”,“窈”字写出山林的幽深。”愿结屋编篱”是说愿意在这里建造房屋,编扎篱笆,住下来,过一种田园生活。这两句写自己渴望过这种隐逸生活的心情。 “乘余兴,还入前溪幽邈”,”余兴”指作者的兴致。”还入前溪”指返回前面那条小溪边的小路。”幽邈”指幽静深远。这两句是说,趁兴致未尽,再次走进前面的小路上,继续领略那里的幽静和深远的美。
    下片开头”襟尘飒爽如扫”,意思是说,心情舒畅,如同扫尽尘埃一样轻松自如。”仙翁去海丹台迥”,”仙翁”是隐者自称。”去海”指远离世俗之地。”丹台”即炼丹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隐者离开了人间,登上仙境的炼丹台,与世隔绝。这两句是说,隐者已经离开世俗之地,登上了炼丹台,与世隔绝。”天际白云了了”,”天际”指天边的云彩。这一句是说,天边的白云飘荡着,显得格外清晰明了。这两句写隐者离开世俗之地后,看到的天边的白云更加清晰明了了。”沉晚照,听响落僧钟,渐渐田歌少”是说太阳即将落山,听到僧人敲钟的声音,渐渐地听到田间传来的歌声减少了。这两句写隐者看到天边的白云更加清晰明了后,感到夕阳西下,听到了僧人敲钟的声音,逐渐听到田间传来的歌声减少了。
    最后两句是说,隐者想要回家,但还要提前一些时间。”暂憩藤阴”,”憩”是歇脚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想找个树荫休息一下,等待月亮升起,然后整理好船桨准备回家。这两句是说,想回家,但还得提前一些时间休息一下,等到月亮升起时才整理好船桨准备回家。
    这首词通过描绘武陵山中的美景、隐逸生活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