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弄蕊,记绿阴庭院,清幽如许。
一带浓阴遮翠幕,绿映黛螺眉妩。
红豆抛莺,春纨扑蝶,憨做娇儿女。
珠帘晴卷,画堂春暖如雾。
回首易换沧桑,而今重忆,总是伤情处。
月转回廊花影飐,谁在儿家窗户。
春草池边,可娱轩里,问东风谁主。
铜仙多感,露和铅泪如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考生在了解诗歌的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内容、情感以及手法等,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地赏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赏析。首先明确“百字令”是词牌名,“怀母氏故居”是题目。根据题意,考生可先从内容上把握全诗,然后分析每句的意思,最后再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的情感。
第一句“拈花弄蕊,记绿阴庭院,清幽如许”,诗人回忆了母亲故居中那绿树掩映的庭院。这里的“拈花弄蕊”指的是赏花,“绿阴庭院”指的是庭院里浓密的绿色树叶,“清幽如许”指庭院的景色很清静幽雅。
第二句“一带浓阴遮翠幕,绿映黛螺眉妩”,诗人描绘出母亲故居里那一片浓密的绿色树叶遮住了院子一角,绿色的树叶反射出来使得院中的美人儿显得妩媚动人,“黛螺”指的是女子眉毛的形状,“绿映”指树叶的绿色映照出来。
第三句“红豆抛莺,春纨扑蝶,憨做娇儿女”,诗人回忆起过去母亲教孩子们玩耍的情景,“抛红豆”指的是抛洒红豆,“春纨扑蝶”指的是春天里穿着丝绸的衣服在花丛中追逐蝴蝶,“憨做娇儿女”指的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的样子。
第四句“珠帘晴卷,画堂春暖如雾”,诗人回忆起母亲故居里的珠帘在晴朗的日子里被卷起的情景,“画堂春暖如雾”指的是画堂内温暖的春日气息就像雾气一样。
第五句“回首易换沧桑,而今重忆,总是伤情处”,诗人回首往昔,岁月变迁,现在的他已经回到了母亲的故居,但总有一些伤感的地方他难以忘记。
第六句“月转回廊花影飐,谁在儿家窗户”,诗人想起了夜晚在回廊下月光下摇曳的花影,不知道是谁家的窗户传来了声音。
第七句“春草池边,可娱轩里,问东风谁主”,诗人想起了春草池塘边和轩窗里的乐趣,不知道是哪一个主人在享受着这美好的春光。
第八句“铜仙多感,露和铅泪如注”,诗人想起了那些铜制仙人,他们被露水打湿了眼泪,像是在流泪一样。
【答案】
译文:我还记得母亲故居里那绿荫掩映的庭院,那里的风景多么清幽雅致。浓密的树叶遮盖住了角落,使得院内的美人儿显得妩媚动人。扔出一颗颗红色的红豆给小鸟,让它们去追逐飞舞的蝴蝶,孩子们天真活泼。那珠帘在晴天里被卷起,画堂内温暖如春日的雾气。回首往事,时光已悄然变换,如今再次来到母亲的故居,心中总是充满伤感。明亮的月光下,花儿的影子随风摇曳,不知是谁家的窗户传来了欢声笑语。春草池塘边,人们在那里娱乐嬉戏,却不知是哪个主人在欣赏这美好的春光。那些铜制的仙人被露水打湿了眼睛,泪水像雨滴一般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