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空明,数重罨画,平分水榭云寮。
羡朅来诗境,如此清超。
试向图中觅句,应较胜、台上吹箫。
凭栏处、檀痕细招,钗玉频搔。
迢迢昼长莫遣,向日里寻诗,寻到中宵。
更吟风梧叶,叶叶飘萧。
飘坠几分秋意,和月影、晕上轻绡。
凭传语、夜寒露凉,莫尽推敲。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粲生妹“月榭寻诗图”

一片空明,数重罨画,平分水榭云寮。

羡朅来诗境,如此清超。

试向图中觅句,应较胜、台上吹箫。

凭栏处、檀痕细招,钗玉频搔。

迢迢昼长莫遣,向日里寻诗,寻到中宵。

更吟风梧叶,叶叶飘萧。

飘坠几分秋意,和月影、晕上轻绡。

凭传语、夜寒露凉,莫尽推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看到好友粲生妹的“月榭寻诗图”后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深的情感色彩,既有对诗歌艺术的赞美,又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一片空明,数重罨画,平分水榭云寮。”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用“一片空明”形容这幅画的背景,既表现出了其空灵之美,又暗示了画中的意境之高远。接着用“数重罨画”来形容画中的景色繁多,层次分明,使人感到如同置身仙境一般。最后用“平分水榭云寮”来形容画中的景色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颔联“羡朅来诗境,如此清超。”则是诗人对画中景象的赞美。他用“羡朅来诗境”来形容自己对于画中美景的喜爱和向往;用“如此清超”来形容画中所展示出的诗意之美,既表现了诗人的审美观,也表达了对画中美景的赞美之情。

颈联“试向图中觅句,应较胜、台上吹箫。”则是诗人对于画中景象与诗词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他通过比较画中的美景与诗人在台上吹箫的情景,认为画中的美景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眼光,也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

尾联“更吟风梧叶,叶叶飘萧。飘坠几分秋意,和月影、晕上轻绡。”则是诗人对画中景物与自然景象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他通过描绘风梧叶飘落的景象,将秋天的气息融入其中,使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同时,他也借由月亮的光芒来映衬画中景物的美丽,使得整幅画更加灵动生动。

这首诗通过对“月榭寻诗图”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他以画为媒,以诗为魂,巧妙地将画中景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他还通过对诗句的巧妙运用,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